王靜
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尚河小學
試論小學班級管理中正面教育的重要性
王靜
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尚河小學
新課程改革對現行的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標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人的綜合素質作為培養的重要目標。小學教育作為人一生發展的基礎階段的教育,應根據小學生善模仿的特點,利用正面教育促進班級管理。
剛剛脫離幼兒園的教育和家人的監護進入新的一年級的小學生,內心雖然天真美好,但卻由于天性過于無拘無束,較少受到束縛而養成散漫、不聽紀律,不知何為服從和公共生活的特點。因此,小學班主任一方面要認識到小學生天真爛漫的個性特點對班級管理的優勢,用引導、說服教育呵護學生內心的美好,切不可因為學生的錯誤而否定他的人品,大多數學生所犯的錯誤都是由于缺乏正確的認識而引起的,因此班主任要積極引導、耐心勸說,使學生改變自己原有的錯誤認知,接受教師正確認知的教育,改變自己的觀念,進而用正確的價值觀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實現合理轉變。另一方面,班主任要認識到小學一年級的新生由于在原來的幼兒園教育中受到的多是一種照看式的呵護,很少進行日常行為習慣的規范和班集體概念的灌輸,更沒有公共生活的概念,也無從發展學生的社會性人格,因此,班主任要認識到小學一年級作為從幼兒園到學校生活的過渡期,對學生社會性人格發展的重要意義。小學生從封閉的家庭環境進入開放的班集體環境內,每天交往的是性格和脾氣各異的形形色色的學生個體,因此要認識到作為公共生活準則的重要性,用規章制度加強自我控制和約束能力。
班主任應充分利用心理學中的首因效應,即第一印象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第一印象會在以后的日常交往中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班主任應充分重視開學后與學生初次見面的自我介紹,通過精心準備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從而為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順利進行班級管理打好基礎。在初次自我介紹和講話時,班主任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語言習慣和特點,盡量用符合小學生思維和習慣的語言和語氣,態度力和藹親切,用微笑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歡迎和熱情。講話的內容不應只包括班級日常規范的介紹、自我介紹,還應包括對學生的歡迎,用自我表達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教師的愛心和熱情,從而對教師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社會閱歷不夠豐富,加上知識基礎薄弱,因此在很多事情上缺乏正確的認知。小學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情緒比較容易激動,因此容易由于沖動而犯錯誤。班主任要注意加強學生的認知教育,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觀念,能用基本的道德倫理和行為規范約束自己,進行自我教育。為此,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常犯的幾個錯誤,分門別類地實施專題教育。尤其是隨著計劃生育政策在中國的全面推行,很多家庭只能要一個孩子,造成現在的獨生子女現象泛濫,很多小學生在家庭中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優越的經濟條件和整個家庭的過分溺愛,養成了小學生我行我素、唯我獨尊的個性特點。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自私、我行我素的行為特點,進行同理心、公共生活的教育。如每周一次的班會就是很好的教育時機。教師可以對班級一周的事物進行總結,針對班級內的違規現象剖析深層原因,挖掘學生身上的弊病,并在班會中通過抽絲剝繭的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缺點,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教育改變學生的錯誤認識,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公共生活意識。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尤其是小學生有著非常強的模仿能力,加之對教師的崇拜心理,因此他們非常善于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對教師的模仿,有些是有意識的模仿,有些卻是無意識的。有一些模仿,是基于教師行為舉止的魅力和學生的崇拜心理,因此可能會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而一些無意識的模仿,卻是在教師無形的影響力中產生的,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小動作、說話語氣、口頭禪等。因此教師要注意用嚴謹的態度規范自身的教學語言和行為舉止,以避免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此外,班主任要通過建立規范的班級管理制度,對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思想制定切實可行的準則。教師應注意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中,要考慮到“嚴”與“寬”的辯證關系。班級管理需要教師嚴格要求學生,然而收服人心則需要教師寬容對待學生,但教師應認識到“嚴”與“寬”并不是對立、不相容的,實際上它們是互相統一、互為補充,共同促進班級建設的。比如,教師在處理學生的違規違紀情況時,應用嚴肅的態度進行批評教育,這種“嚴”是為了維護班級體制的權威性,建設良好的班集體;在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主動認錯并積極改正后,教師要用寬容的態度包容學生的過失,給予學生改正的機會,這種“寬”就是為了促進學生改正錯誤、積極轉化,是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良好班風的形成的。可見,班主任再利用班級規章制度約束學生時要辯證地處理“嚴”與“寬”的關系。
總之,班級管理由于面對的是有著不同個性特點的學生,因此管理任務復雜、繁重。班主任要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發揮集體的力量,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