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世玲
摘要:在新時期下,中職學校擔當了中等技術人才培養的重任。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旅游業繁榮度在飛速提升,市場對旅游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所以,立足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旅游人才,就成為中職學校重任。在中職旅游教學中,旅游地理教學是不可忽視的重點,但是在中職旅游地理教學中,又會面臨諸多問題,只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才能讓中職旅游地理教學更為有效地開展下去。
關鍵詞:中職;旅游地理;教學
時代的發展,讓我們對旅游地理教學有了新的觀察角度以及欣賞態度。然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職學校也迎來了發展春天。隨著旅游國際化的不斷發展,在國民經濟中,旅游業也逐漸地體現出其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在旅游服務管理專業中,《旅游地理》是一門基礎性課程,它的教學任務是為了讓給每一位中職學生都能夠掌握旅游地理基礎知識和技能,并且以此為基礎,提高學生旅游的欣賞能力。但是縱觀中職旅游地理教學現狀,還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在當前的中職旅游地理教學中,我們就應該合理地考慮中職學生特點,來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問題,如此才能達到強化學習效果的目的,同時,也能夠為今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中職旅游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設計欠缺合理性
目前,中職學校所使用的旅游地理教材基本上都選擇的《旅游地理》,但是,也有個別的中職學校會選擇使用《中國旅游地理》這一個版本的教材。在對比兩種教材之后發現,其教學內容方面缺少靈活性,過多的強調學科的系統性[1]。在課程的設置方面依舊延續的老一套的教材設計理念,其中主要包含了緒論、區域旅游資源、景點旅游資源這三個部分。在教材中卻沒有提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就使得大部分學生在畢業之后,很難將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就業崗位之上。隨著全國旅游景點的不斷增加以及我國旅游事業的快速發展,很多地方的旅游特點都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但是在中職教材中卻沒有體現出來,如:旅游線路的設計、旅游交通地圖以及旅游資源景觀圖等。由于缺少直觀的效果,這樣也使得學生在理解景觀上僅僅停留在教師的語言描述以及教材文字說明之上,導致旅游地理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高。
(二)教學方法落后、單一
很多中職學校學生成績不夠理想,在教學中,教師依舊選擇傳統的教學理念,其思維方式、教學方法的固化使得學生無法對其產生興趣。由于資金等因素的限制,中職教師也缺少進修的機會,很少能夠深入到旅游實地進行考查,也無法與旅游公司直接面對面地接觸。而學生對于旅游地理相關知識的理解也是機械式的記憶,僅僅掌握了理論部分,對于實踐性、操作性的知識學習還非常匱乏。這樣的模式就使得畢業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工作崗位。
(三)缺乏科學的考核方法
中職旅游地理教學考核方法非常簡單,完全是以筆試為主,但是卻沒有根據教材、專業特點、學生個體差異等進行實踐性教學。這樣的單一考核方式卻不利于教師對學生知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考核,這樣與培養職業教育的人才意見相悖。
二、提高學生旅游職業能力的途徑
(一)合理定位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旅游地理作為一門對各個國家、地區旅游業發展、旅游景點發展以及分布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幾乎涵蓋了地理學、生物地理學、歷史地理學、社會經濟、建設設計、園林文化等多個學科的內容,其所牽扯的知識面非常廣泛,這對教師的“教”以及學生的“學”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將職業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思想,將實踐能力培養、崗位就業能力培養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對旅游地理教學目標還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教學環節,首先要讓學生對基本理論與基礎知識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掌握,為今后實踐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其次,要注重學生對于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熟練的運用;最后,培養學生地理時空觀念以及綜合動態思維能力,確保學生能夠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旅游線路的設計,教師在教學環節,也需要確保教學內容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能夠達到學以致用的要求與目標[2]。
(二)提升學生職業能力,需要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旅游地理教學僅僅局限于“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這樣對學生自主性與感官系統的調動還無法做到完美,進而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因此,下列的措施就能夠很好地改善這一問題。
1、案例教學法
在中職旅游地理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與教學內容相互貼切的案例,就能夠將學生帶入生動的教學環境之內。如旅游景區的宣傳材料、視頻講解材料等,都能讓學生有一種親臨的感受,這樣就能增長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其增長見識,同時也可以填補學生旅游地理知識方面存在的空缺,再加上案例的深入分析,必定能幫助學生解決一切問題。
2、圖式教學法
教學之中,提高學生交通圖、導游圖的繪制能力,并增強學生的空間定位和讀圖水平,這是職業能力培養的基礎所在。如,在中國各個區域旅游景點的學習時,就需要先由教師給學生展示旅游區圖,讓學生對旅游區有一個宏觀上的了解,其中又包含了區域化的特征、范圍以及相應的空間位置等,這樣才能具體化原本抽象的內容,從而提高職業技能水平以及地理思維能力[3]。
3、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運用的關鍵在于怎樣去設置,讓學生產生出身臨其境的感受。如,在學習東北旅游區的相關內容中,通過多媒體課件,教師就可以將東北旅游區相關的內容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設置一個情境:構建東北三省的大旅游戰略體系,在南方開設相應的活動推廣工作,主要包含了旅游信息資源的整理和收集、景觀的欣賞等;然后,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之中,通過企業的身份來制定策劃內容,如此就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與實際的旅游工作相互聯系,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必定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責任感。
4、多媒體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