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莉
摘要:集團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主力軍。隨著集團企業發展規模和業務范圍的擴大,委托代理下的出資者對企業的控制問題更加突出,尤其是信息技術的普及和發展,集團企業信息失真現象更加嚴重。而完善的企業內部財務總監委派制是提高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對集團企業內部財務總監委派制進行分析。
關鍵詞:集團企業 財務總監委派制 問題與措施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基本完成了財務總監委派制的轉型,而我國財務總監基本都扮演著財務管家的角色。如何改進財務總監委派制,使財務總監更好地參與企業經營決策,是集團企業財務控制是否成功的關鍵。
一、集團企業內部財務總監委派制存在的問題
第一,委派財務總監角色定位不準確。目前,我國集團企業普遍存在信息失真、資產流失、財務濫收亂支等問題。為了防止集團企業出現經營者行為失控、所有權主體缺失等問題,有的省市試行了財務總監委派制度,通過行政部門委派財務總監對集團企業的經營行為建立監督和控制。委派總監最初的職能是財務監督。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更多的集團企業設置了財務總監委派機制,委派主體逐漸從政府部門轉移到集團母公司或者企業董事會。雖然設置財務總監職務是為了保證資產的安全,但是財務監督、控制及參與企業戰略決策等職能仍未得到有效實施。
許多西方國家已經實現了財務總監的轉型,而我國許多集團企業的委派財務總監仍停留在財務管理工作層面,委派財務總監主要處理稅務、財務部門日常工作等事務,還未參與企業發展戰略、經營決策等工作。
第二,缺乏客觀、公平的激勵機制。對委派總監實施有效的激勵和約束,建立完善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在委派總監與子公司管理層同時掌握相同程度信息的情況下,如果集團企業未建立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在利益的驅動下,財務總監與經營者很可能合謀進行違法活動,損害企業經濟效益。
目前,集團企業存在的激勵約束問題如下:首先,激勵和約束不對等,獎勵和處罰落實不到位。經常是有獎勵沒有處罰,考評辦法實際上是獎勵辦法,財務總監感受不到壓力,工作積極性不高;其次,任期考核與當期考核脫節,財務總監和經營者片面地追求短期效益。如果當期任務完成較好,就不擇手段超額完成,爭取最大短期利益,如果當期任務完成較差,則破罐破摔,隱瞞當期收入與利潤,為下一年度完成任務打下堅實基礎;最后,財務總監與經營者是共同工作,財務總監業績難量化考核。財務總監具有參與決策、監督等職能,企業業績的提高很難分清楚是財務總監的功勞還是經營者的功勞。如果激勵制度不公正、不合理,則無法對財務總監業務進行量化考核,從而導致財務總監工作積極性不強,缺乏責任感。
第三,財務總監素質不高。財務總監素質不高的表現是:道德素質不高,在與經營者相處過程中,易受到經營者的誘惑,與經營者合謀;全局意識不高,當財務總監和子公司經營者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看法時,容易與經營者出現沖突,有的財務總監可能將問題上報給母公司,導致母公司過分干預子公司實務;財務總監的任職資格不高,財務總監在專業知識水平、年齡、職稱等方面還有待提高;財務總監的服務意識、實踐經驗、協調能力等不高。 會計人才市場還不完善,還未建立會計人員選拔、培養、流動機制,高素質財務總監較缺乏。
二、完善集團企業內部委派財務總監制的措施
第一,重新定位財務總監角色。財務總監是集團母公司和子公司經營者間的橋梁,是企業管理改革的先鋒,因此,需要重新定位財務總監,積極參與到發展決策中。首先是戰略計劃管理者。財務總監是子公司戰略層面的核心人員,也是其合作伙伴,參與子公司管理決策。財務總監需要清楚其工作重心:以集團企業整體價值參與子公司發展戰略,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成為母公司管理、控制子公司的重要渠道。財務總監應該站在集團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上,科學評估各項經濟活動的價值,當遇到重大問題或決策時,為子公司經營者提供科學專業的建議。協助集團企業制定擴張計劃,對子公司的潛能和資源進行科學評估,制定完善的業績評價標準和監督機制。其次是風險控制管理者。集團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支出,加強對子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從而產生了財務總監委派制度。子公司的財務控制是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提高經營效率,隨著現代企業管理難度的增加、管理控制廣度和深度的延伸,子公司的財務控制被賦予新的內涵,財務總監的主要職能是保證集團發展戰略的穩定運行,對財務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因此,財務總監需要正確識別、衡量、分析財務風險,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同時需要將財務管理系統和控制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將人工柔性控制轉化為信息系統剛性控制,提高集團成員信息的真實性、透明性,提高防線控制能力。
第二,加強對財務總監的激勵與約束。首先,對財務總監進行有效激勵。進行物質激勵,薪酬是物質激勵的主要部分,加強物質激勵,能提高職工的工作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物質激勵模式多樣,如直截了當型、股權激勵型、權力增值型、風險收益型等。財務總監的物質報酬主要是由基薪、養老金、津貼、股權收入等構成。另外,財務總監的非物質激勵。往往非物質激勵在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方面效果更明顯。對于集團企業財務總監而言,信任、名譽、工作上的認可等能充分滿足其心理需求。集團企業應該對財務總監適當授權,提高其自主權,給予其充分信任。財務總監工作獲得認可,有助于提高財務總監的地位和權威。如果財務總監工作結果得不到重視,所提建議不被集團企業采用,財務總監則失去了委派目的。集團企業應該開展各種評先、評獎、評優等活動,給予財務總監名譽獎勵,增強財務總監間的競爭力。
第三,提高財務總監素質。財務總監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包括財會專業知識、基礎知識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不同集團企業財務總監所學知識不同,但是核心知識一致,核心知識包括成本分析、風險管理、稅收籌劃、全面預算、戰略管理以及財務報告等。財務總監需要參加繼續教育,不斷充實自己,從而更快地適應外部激烈的競爭環境。同時,財務總監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素質,包括組織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觀察能力以及用人能力等。具備良好的組織能力,財務總監才能協調團隊,完成既定任務。要管理好團隊,需要理順財務公共關系,這就要求財務總監需要具備一定的用人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財務總監需要不斷學習和創新,提升自己綜合素質。另外,道德素質也是財務總監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道德素質包括責任感和事業心,財務總監的道德素質高低直接影響著其監管效果,因此,財務總監需要不斷提高道德素質,遵循優勝劣汰原則,及時淘汰綜合能力較差的財務總監。集團企業需要營造學習氛圍,鼓勵財務總監在不影響工作的基礎上,參加學習和進修,為財務總監創造更多繼續教育機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集團企業內部財務總監委派制度存在諸多問題,如委派財務總監角色定位不準確、缺乏客觀、公平的激勵機制、財務總監素質不高等。因此,企業需要及時采取措施,重新定位財務總監角色,使財務總監扮演好戰略計劃管理者和風險控制管理者的角色,對財務總監實施有效激勵,提高財務總監素質,提高集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史葉欣.關于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委派制的討論[J].經營者,2013,27(10):42-44
[2]陳恩喜.財務主管委派制與企業內部會計監督[J].中外企業家,2013,11(29):91-92
[3]文義.試析國有企業集團的財務監控[N].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1(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