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輝
[摘 要]在新媒介和新手段的影響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也呈現出多樣化。但講授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仍然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它分為講述法、講解法和講讀法三種基本形式。要結合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講授法的優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講授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 5918( 2015) 08- 0043 - 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8-021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教學方法的探索是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來說,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能否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論性決定了其特殊性在于:通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來改變學生的內在信念和情感。使學生在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主旨。學生“三觀”的形成,并非教師在課堂上單純講授學生就會照單全收,而是要靠教師多種方法的引導,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來達到。且學生接受的信念和情感的渠道很多,有些思想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目標是相一致的,而有些則背道而馳。為了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任務,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達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認真研究和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近年來,隨著社會和教育科學的發展,通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和手段日漸豐富和完善,這對改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狀,從整體上提高教學水平有很大的幫助。其中,講授法就是最為主要的教學法之一。
一、對講授法的再認識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沒有哪一種比講授法運用的更多,更普遍的了,但也沒有哪一種教學法受到過如此多的批評和非議。其原因在于講授法是一種自有班級授課制以來沿用至今的很傳統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是指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運用口頭語言,通過敘述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等重要思想觀點、概念、闡明、論證事物發展規律、陳述事實來達到教學目的。講授法受到批評和非議的原因在于講授法本身的一些局限性。因為講授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按計劃有條理地陳述概念、事實等,意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而連貫的知識,從而不能像其他教學法一樣,直接給學生實踐和及時作出反饋的機會,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不能很好顧及學生的個別差異,很容易使學生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忽略了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特別是政治理論課,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講授內容的正確性系統性方面,很難兼顧到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極易形成注入式教學。近年來,講授法不斷受到質疑和批判的原因也在如此。
其實,這只是講授法的一個方面,只要運用得法,講授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完全能發揮它重要的作用。
二、講授法的基本形式
講授法其實包括幾種教學方式,具體有:
(一)講述法
講述法是教師運形象而生動的語言,對事物的具體形象、外部特征或事物的發展演變過程進行描述或敘述的方法。是最為通用、簡便、同時在時間上也是最經濟的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這種方法。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為例,課程內容更多的是關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理論性較強,且必須對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各自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軌跡對學生要有一個清晰的交代,才能使學生全面、準確地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及其基本規律,掌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主要內容,達到學生能學懂、真信和會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因此,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用科學的講述和形象地描述相結合,才能達到教學目的。要注意的是:教師要緊密結合教材需要要,思路清晰、語言結構嚴謹而又富有激情、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描述要生動形象,能啟發學生的想象力。
(二)講解法
是指教師對概念、原理、規律和特征向學生說明、解釋、分析、論證的方法。一般運用于闡明原理、分析成因、揭示規律、推導結論等教學過程。例如,在講授“中國夢”這個主題時,為達到將中國夢的理想追求內化成學生的理性信念,使學生自覺提升實現中國夢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一教學目的時,教師不能局限于對“中國夢”意義的詞面上解釋,而是要從歷史的角度,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在遭受了外來侵略和民族壓迫雙重災難的同時,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從社會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這一過程,中華兒女在不斷地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進行著艱難的探索,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是分不開的。
教師在運用講解法時,應注意條理清楚,同時不要進行空洞無物的說教,從忠實于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的角度去設計教學語言,在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基礎上進行深入淺出講解,同時注意突出重點,不要求面面俱到,并要相信學生的理解能力,給學生以充分的思考、消化、融會貫通的余地。還可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在找到知識要素與社會實際生活的聯結點時,結合生動有趣的案例。這樣,既能增強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針對性、靈活性,又能在解決學生對其概念的模糊認識的同時激發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有效地吸收掌握知識,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講讀法endprint
講讀法是教師自己或教師指定學生以朗讀方式表述教材或其它教學材料的方法。這種教學法主要運用于語文和外語教學。運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為了彌補教學語言的不足,在印證、加深、補充所講內容的時候引用,有時是為了增強所授內容的生動性、趣味性和可信性。雖然沒有講解法和講述法使用頻繁和普遍,但一旦因教學需要才采用這種方法時,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愛國主義”這個內容時,可以選取一些歌頌愛國主義的詩歌、散文或描寫愛國者的故事進行講讀,以激起學生的情感,引起共鳴。講讀法除了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有一定的朗讀技巧外,還需要在平時注意搜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并適當把握朗讀的時機,同時需與講解的結合。
三、運用講授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要有針對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但我們學習理論的目的是用來指導實踐。面對國際國內各種復雜的形勢和各種社會思潮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復雜問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學生們,難免會產生困惑,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有目的地針對他們問題和思想狀況進行分析、講解,只有從思想源頭上解決他們的問題,才能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惑時能作出正確的抉擇,也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外,要注意處理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問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時緊,每節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也很多,教材內容也非常豐富、全面具體,似乎每一章節都是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應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對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進行有的放矢的處理加工,在充分掌握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及現有的知識水平的基礎上,該采用何種講授方法,何時講解,何處講讀,都應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遵循教學規律,抓住時機,突出教學重點、難點,適時講授。
(二)注意啟發學生思維
講授的過程并不意味著就是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很強的政治傾向性,教師在講授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所授內容的條理性、邏輯性、系統性和準確性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不能只是機械地、單方面地向學生宣講,造成教師包打包唱的局面。而是要通過各種方式誘導、啟發學生思考,為學生提供充裕的信息加工時間,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消化知識,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交流才能形成一個真正的教與學的過程。提問、討論、讓學生發言都是交流的形式。有交流就能形成一種有生氣的課堂氣氛和教學環境。啟發學生思維的一個好的方法是課堂提問,和學生互動交流。如在講授《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概論》這門課程的緒論部分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問題時,可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為什么馬克思被西方評為千年思想家?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交流,教師可作引導性講解。在講解完一個主題后,教師可根據教學中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者章節后的思考題,布置學生查找資料,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發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以發揮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輔之以其它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其實,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在選擇使用某種教學方法時,總會輔之以其它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借助于傳統教具或現代化的多媒體。如傳統教學中最常用的板書,可提示其教學要點,顯示其教學進程,使教學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傳統的直觀教具如地圖、圖片、圖表、模型等,可邊講邊演示,以加深對講授內容的理解,使講授內容更為形象和具體?,F代化的多媒體更是豐富多樣,網絡上海量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使講授更直觀更生動,也更能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的來說,講授法雖然應用較廣,但任何教學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只有根據教材、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結合學生的情況及教師自身的特點等,通過與其它方法結合運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羅洪鐵,董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陳振華.講授法的危機[J].課程與教學,2011(6).
[3]叢立新.講授法的合理與合法[J].教育研究,200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