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彥河北省安平縣第一實驗小學
小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
張 彥
河北省安平縣第一實驗小學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兒童身體、心理發展的規律,他們好動、好奇心特別強,最易理解和接受的是形象直觀的東西,應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來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發現興趣,帶著興趣去學習,從而使語文教學達到好的效果。
小學語文;趣味性;語文教學;感情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把學習的樂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一旦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對學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明顯地表現出對所學內容必須理解,必須掌握的心理傾向,因而就學得十分積極主動。培養學習趣是個老話題,在走進新課程的今天,仍然是需要不斷探索的新課程。學習興趣就是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本身的喜好,是推動學習努力的內部動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師生感情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該學科興趣的關鍵,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和老師之間相處得好,關系親密,學生就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就喜歡這門學科;反之對老師生產了厭惡,這種情緒必然殘及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有一位學生曾經對我說:老師,您上課總是面帶微笑,我非常喜歡聽您的課,課上沒有緊張的感覺。可見,老師的微笑對學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老師要想讓學生感到親切,把學生看成和自己一樣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不小看學生,更個要輕視學生,把獲取知識能力培養的優先權主動給他們,而把自己看成是教學求知欲望,也能增進師生情感。當師生情感融洽默契對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學生各種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使他們的興趣也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錄音、幻燈片、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聽說讀寫的語文材料,采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形象、真實的圖畫、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像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課程是源于生活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新課程特別強調社會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學習資源,一事一物都是可以為教育利用和借鑒的。首先,語文作為母語學科,與生活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教師應該大力抓住語文課文中思想性、趣味性、故事性強、感染力大的優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配之以教師創造性的發揮,以情感熏陶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課文《花瓣飄香》,這是一篇洋溢著濃濃親情的課文,情節簡單,但情真意切。課文通過一個小女孩給生病的媽媽送花瓣的表,表明了她是一個尊敬父母的懂事的孩子。課文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小事的敘述之中,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讓學生于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本文故事性強。事故發展有關因,有經過,有結果,非常適宜讓學生進行課本劇表演。讓學生帶著想象當堂進行表演,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一舉兩得。其次,廣泛開展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可以從豐富學生的知識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開展課外閱讀,既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有利于強化整體效益;也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大量地接觸不同品味的名家名作,名家名作的魁力會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組織學生觀賞祖國大好河山;進行廣泛的社會調查,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的思想品質,對于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是極其有益的。
以情感人,營造良好的情感氣氛是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手段,在這種環境下,學生保持愉悅輕松的情緒,溝通師生感情,創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更好地調動學習積極性。怎樣營造這種良好的感情氛圍呢?老師必須關心學生,有強烈的責任感,懂得激勵和鼓舞學生,用心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可以通過眼神、面部表情及行為舉止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在與學生接觸時,老師要用和藹慈祥的表情和親切溫柔的聲音去對待學生,讓學生在愛的氛圍中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這樣的理念:“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多媒體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恰當的運用,能對教學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有我們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的優越性。它是包括音樂、動畫、圖片文字、色彩、聲音、音響等為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把課文內容制成課件,利用它給學生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銀幕上的一些知識體系特別感興趣,在興趣的帶動下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努力創新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