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河北省香河縣安平鎮第一小學
聲、行、色融于課堂,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情趣
李 莉
河北省香河縣安平鎮第一小學
聲、行、色相輔相成融于課堂,寓教于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把重教改為重學,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重教改為重思,由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把重灌改為重樂,進行愉快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低年級語文;多種途徑;激發學習情趣
大家都知道,當胎兒還在母體的時候,適時地播放胎教音樂,對于胎兒的身心發育是極有好處的。當嬰兒呱呱墜地后,我們還必須在孩子的眼前布置既鮮艷又安全的東西,吸引他,喚醒最初的視覺,引導他們的行動。這一切都說明:聲、行、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它深深地植根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人們的心靈播種希望的種子,成為使人們輕松,愉快的源泉。
從認知心理上說,人對知識和事物的認識往往是從直觀感覺開始的,小學生尤其如此。因此,課堂教學活動只靠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和一張口,難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改善課堂結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就要利用多種手段,輔助教學,將教育教學信息通過多彩的圖象、聲音、圖表、文字等方式直觀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進行生動活潑的教學,以此吸引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積極思維的高效的催化劑。兒童最早接觸的是圖畫,在幼兒園里,學知識的方式也是通過圖畫,他們用圖畫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顯示,應用畫面可以使課文枯燥的文字變成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地畫面。使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學“山苗”時,由于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剛開始學字,抽象思維能力差,筆畫組合能力低,不容易記住,用語言去講,也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我就利用象形字的特點,先出示每個字的畫,讓學生找出它的特點,有高有低連綿在一起,而后把這張畫演變成雛形的“山”字。這樣,通過圖畫就可使學生加深對“山”字字形的結構認識,從而很容易把它記住。再如,在講解《花園果園》時,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春天到了果園的樣子,秋天到了果園的樣子。圖畫展示文字,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豐富了學生對事物的感知能力,使教學內容更真實,形象,減少了學生感知認識和理解的難度。這樣在講解時學生就很容易理解“春天到了,我們村成了花園。”“秋天到了,我們村成了果園。”再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課的第一段,一個“掙”字學生很難理解,根據學生的特點。我利用活動的投影片,形象地展示給大家看,使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能力是指一個人解決問題的內在本領,培養學生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但是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只靠教師單方面的講解是很難達到的。因此,在教學中加入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直觀感知,豐富表象,多側面多層次的觀察事物,能使學生深刻挖掘事物的內涵。豐富多彩的環境,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調動了說話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烏鴉喝水》一課時,烏鴉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水漸漸升高了。為什么會升高?又為什么是漸漸的?由于小學生積累知識少,大部分同學很難理解。為了學生更好的理解,講到這里時,我讓每組同學按照烏鴉的方法,自己動手做一做,他們的興趣倍增,立刻動手,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通過實踐,改變了無米之炊的困境,各個積極舉手發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在愉快的氣氛中做了嘗試,學到了知識,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提高,把重教改為重學,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掌握知識,一般從感知開始,感知豐富,就可能為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規律打好基礎。語文課教學中,涉及的知識面廣,由于小學生對一些知識的表象積累少,認識水平受年齡、經歷、時間、空間的制約,有些問題,如革命傳統等方面的內容,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潭。光靠教師講解,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小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利用音樂及歌曲與相關的卡片及課件相結合,能突破時空的制約變靜為動,由抽象到具體,減少理解的難度。例如:在講《熱愛中國共產黨》這課時,主要是通過花兒與陽光,鳥兒與藍天的關系,來說明我們的幸福生活和共產黨的關系。除了講一些相關的故事外,在講課前,給他們播放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和相關的幻燈圖片和課件,使他們從中理解到是共產黨創造了新中國,從而理解了“我們熱愛中國共產黨,只有在黨的懷抱里才能幸福成長”,這樣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古人云:言為心聲。心聲主要來自對事物的觀察感知。要使學生有言可說,就必須讓學生有目的地去觀察去感知,以感知促想象,以想象促思維,以思維促表達,激發學生說的欲望。例如,在《春天來了》這課時,在導學中讓學生談談春天來了,周圍會有什么變化。學生尤其是差生會覺得不知從何說起。我就先讓他們自己畫一畫,他們都會很快畫出自己看到的春天的樣子。一幅幅事物具體的春景圖展示在眼前,形象的圖畫,加上老師的啟發,這樣學生就會有物可言,既緩解了課堂緊張的氣氛,又調動了表達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表達出自己的心聲。也可以此種形式做游戲,畫一畫自己熟悉的事物講給大家聽。不僅有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也可為看圖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實踐證明,聲、行、色相輔相成融于課堂,寓教于樂,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把重教改為重學,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重教改為重思,由學生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能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把重灌改為重樂,進行愉快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這也正是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