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峰河南省安陽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中專政治課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呂玉峰
河南省安陽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中專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政治教學對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關鍵作用。本文對目前我國中專政治教學課堂互動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剖析其出現的原因,對如何增強中專政治教學課堂的互動性提出幾種方案,從而增強中專政治教學課堂的互動效率。
中專政治;問題;策略
1.學生學習基礎差,積極性低。
由于目前中專學校過分地講究生源,招生時又放寬了入學條件,所以各中專學校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文化基礎,接受能力比起普通中學有一定的差距。更為重要的是少數學生不但學習基礎差,而且思想品德,行為表現也不夠理想。他們在課堂上有意無意地擾亂了課堂秩序,嚴重干擾著教師的教學,而少數成績較好的學生則存有“學習專業是實的,學習政治是虛的”錯誤思想,政治課在他們的心目中不像專業知識及語數外文化課那樣具有相應地位。這樣,學生缺乏一種學習政治的積極熱情,導致政治課教學陷入困境,處于被動狀態。
2.互動意識的缺失。
互動意識的缺失根源在于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即應試教育的存在。對于政治課程的學習,敦師和學生的看法都得是“死記硬背”,老師課堂上向學生硬性灌輸知識點,學生記憶下后,反映在考試中,極少出現要學生自己思考和判斷的主觀性題目,忽視了政治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進一步削弱了師生對政治課堂互動教學的重視程度。
3.互動的主導性與壟斷性。
互動教學強調的是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對所學知識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但流傳多年的教育傳統是,課堂上,老師是絕對的權威和主導,“老師講,學生記”,是以往和目前大部分學校主要存在的現象。中專學生由于受教育程度和文化背景的差異,這種課程教學互動的主導性與壟斷性會進一步禁錮學生思維的擴散和能力的培養。
教師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當中,不能過于呆板,要把情感融入到教學當中。現在的中專生自尊自立的能力都比較強,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思想,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引導學生,用情感去感化學生,把政治課教學當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道德修養。同樣啟發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規律,也是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去進行獨立的思考,它的本質就是體現了教與學的辯證關系。
例如:在講授“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我發現學生們經常把“經營權”與“所有權”、“承包制”與“私有制”劃等號,混為一談。為此,我特意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問:“學校安排給你使用的桌椅是你的嗎?”(學生或說是,或說是學校的)我說:“在由誰使用這點上,可以說是你的,別的同學就不能使用,抽屜里如何安放課本、作業簿、筆盒,桌面上堆放什么課本,都是你的權利,你有比較固定的使用權。但你們畢業時能不能帶走?能不能損壞或賣掉?當然不能,桌椅的所有權在學校。這就是學校有‘所有權’,你有‘使用權’。農戶承包的土地也是這樣,土地的所有權是管理區集體的,使用權是承包農戶的,他在承包土地上如何經營,是栽桑還是種糧,是他的權利。”通過這一個例子,讓學生很容易的地明白了“使用權”和“所有權”之間的關系。這種啟發式的教學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來,從中領會到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精華。
當前,思想政治課教學必須面向市場經濟的實際和改革開放的實際。應當看到,市場經濟是一柄雙刃劍。政治教師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下面引導,幫助學生抵制消極因素的影響。例如;在講“金錢與人生價值的關系”的框題時,我選用《東方時空》的材料;上海一名普通水電工徐虎,以自己的拳拳之心,給了群眾一個金子般的承諾——“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公交戰線模范售票員李素麗,十幾年如一日,滿腔熱情,實現了“用我的服務,讓每一位到北京的人感受到首都的溫暖”的誓言......由于這些都是現實中老百姓的故事,學生聽起來比較親切感人,容易被學生認用、感知和接受,在“潤物細無聲”中理解了教材的基本觀點。
政治是一門思想性、人文性、理論性、綜合性相結合的課程。為了更好的實現課堂教學互動,需要營造良好的互動環境。首先,要有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環境,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要互相平等,互相尊重。教師掌握互動技巧,多鼓勵學生,多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大膽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要了解學生,發掘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學生的知識面有所差別,對于學習較為差的,教師要以引導其參與,讓其慢慢融人到課堂互動中去,對于學習較為優秀的,教師要以引導其獨立思考,培養其思維能力為主。只有廣泛的參與互動,才會有好的互動效果。
政治不只是停留在書本上的死知識。在中專政治教學中,首先要做的是轉變教學觀念。老師與學生應處于同等地位,對同一事件的看法要以包容的心態求同存異,不存在絕對的對與錯口其次,學生應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努力思考,發表屬于自己的看法,對熱點案例有自己的見解,在政治教學課堂上與教師共同營造出活躍、寬松的教學氛圍,創造良好的互動環境。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充分吸收課堂所學的政治理論知識、,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大有裨益。
[1]鄭艷霞.中專政治課中問題驅動教學策略探究[J].時代教育,2013,(6):27.
[4]沙樹明.中專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科教導刊旬刊,201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