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穎 李明珠 王艷杰 吳勃巖 孫陽 徐放
摘 要: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考試改革是執行素質教育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藥用生物學是我校課程建設改革后新開設的一門生物學基礎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考試改革是其中之一。此次考試改革弱化了期末試卷所占比例,加入了小組學習、論文撰寫、綜合性實驗的考查、意在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 主動學習 藥用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c)-0193-01
考試制度始于夏代已延續了幾千年,其緣由是考試可以執行一些功能。第一,考試具有評定功能,通過考試能評定應試者對于某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水平是否達到標準。第二,考試具有反饋功能,利用考試,學校對學生在知識、能力等方面的掌握情況進行檢測,為老師提供了調整教學的信息,也為學生提供了改進學習的信息。第三,考試具有預測功能,組織考試的機構通過應試者的考試,不僅能夠了解應試者的現狀,而且可以預測應試者的未來發展趨勢。第四,考試具有導向功能,考試的要求是什么,教師和學生就會向這個方向去學習,以期達到考試的要求并獲得更好的考試結果。第五,考試具有激勵功能,考試成績往往作為衡量教與學質量的一個硬指標。因此,考取優異的成績對教師和學生都意味著努力后的收獲,這種滿足感能夠正向激勵教與學的雙方更加投入工作和學習。綜上所述,考試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學生的學習往往具有調控作用。學生的學習質量反映了學校的教育質量,因此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不僅有鑒定的作用,即學生學業預期的教學目標是否達到或達到什么程度,還有促進作用,即讓學生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有所發現,有利于學習的改進。
高等學校的教育也逐漸由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從強調書本的學習到重視學習能力的獲得。而目前的考試制度是在傳統教育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的,難免會有應試教育的一些缺陷。要是當前的考試方法繼續采用,那么對于施行了素質教育的學生群體所具備的“素質”就無法進行合理的評價。也就是說現有的考試制度和考試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因此,只有通過改革考試方法,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才能實現。改革考試方式后,又能促使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進而使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和提高綜合素質。
1 考試改革的必要性
如今筆試、閉卷考試是高校絕大多數科目采取的方式,所涉及到的內容雖是大綱中重要的知識點,但是考查形式無外乎填空、選擇、名詞解釋、問答題幾種。這種考查方式對知識的記憶比較重視,而沒有體現出能力??荚噧热荻嗍呛唵沃貜徒炭茣约肮P記上的內容,即便沒有掌握課程的知識點,學生憑借考前的死記硬背也能夠比較容易地通過考試。這種考法學生即使考取了高分,也不代表其能力高出其他人。再者,也會有相當部分學生日常放松學習,考前臨陣磨槍應付考試,更有甚者,上課根本不記筆記,考試臨近了就去學校的復印店把已有的筆記復印下來,通過幾日的死記硬背通過考試,甚至獲得較高分數。所以,傳統的考試方式并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查,一些重要的能力,如動手操作能力、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則在教學中被忽略了。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然成為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創新成果三方面的統一是創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學習中,學生若能獨自提出新問題、新方法、新思路、獨特的見解、新結論以及各種不同的操作方法,哪怕其想法并不完善都可視其為一種“創新”?,F行的考試方式對學生靈活學習和應用知識不但不利,還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培養創新思維起到了抑制作用,所以考試改革是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
2 考試改革的執行情況
《藥用生物學》在踐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同時也進行了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本次考試改革中學生的成績由四部分組成:期末筆試成績、小組教學成績、實驗操作成績以及撰寫論文成績,各占總成績的40%、20%、20%、20%。四部分采用的考評方式各不相同,考核方面主要有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利用圖書館及互聯網資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實驗設計及動手能力。
對于期末筆試,其成績只占總成績的40%,并且考試內容與以往也有不同。雖然筆試同樣是選擇、填空、名詞解釋和問答題,但是在卷面中加入了一些運用藥用生物學基礎知識解決的實際應用問題。因此,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入了對能力的考核。
小組教學成績是指教師事先布置給學生的教學內容,指出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及重點、難點問題,準備相關內容的思考題,安排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對學生進行分組后,各小組的每個成員會自學、分析以及討論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組內成員查找資料后,梳理出學習筆記、教學筆記,并總結出授課方案,再由每組成員推選出一個人將學習的成果通過授課的形式展示給大家。老師和各組代表根據每組講授內容的準確性和精彩程度進行評定,并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把分數取均值來作為各組的最終評分。
教學論文指在每篇結束后布置學生撰寫一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論文,學生可以在幾個論文題目中任選其一。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學生除了要掌握相關的知識外,還需要參考大量的文獻資料,繼而提煉出自己的觀點。
藥用生物學的實驗除了常規實驗外,還引入了綜合設計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是從實驗設計到實驗操作直至實驗報告的完成,而這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了教學活動,實驗過程中老師只糾正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結束后,評價實驗過程和結果。
3 考試改革的意義
在進行如此的考試改革中,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小組授課過程中組內各成員分工合作,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其創造性、個體間的協調能力和團隊意識都得到了提高。另外,學生可以盡情發揮其在授課中的語言能力、板書設計、問題設置、課件制作等環節的個性以及創造性。
學生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其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再就是,提高了學生查閱文獻以及利用圖書館和網絡資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在論文創作過程中,學生必須整合所學的內容和文獻內容,進而使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利用各種工具及資料的能力得到提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
綜合設計性實驗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把所學的相關章節的知識貫穿起來,提高其綜合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使所學的知識結構更加系統,讓學生學會由淺入深的思維方法,更好地掌握科學研究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梁穎,王艷杰,徐放,等.雙語教學結合PBL模式在醫學細胞生物學教學中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0):76-77.
[2] 梁穎,李明珠.基于培養主動學習能力的參與式教學在藥用生物學中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4(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