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翻譯的本質是再敘事。本文將敘事與翻譯結合,探討敘事維度下翻譯的實現策略。在闡述Mona Baker的敘事理論以后,以特定文本為例,研究敘事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應用。
[關鍵詞]敘事理論;翻譯;建構;關聯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0-015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74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以敘事理論來探討翻譯是一個獨特的視角。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Mona Baker在此領域做得十分出色,在敘事與翻譯結合方面,出版了《翻譯與沖突一敘事性闡釋》。此書的出版在國際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近年來,中國學者對敘事維度的翻譯研究也層出不窮。黃海軍專門研究了Mona Bakerc的著作,認為“把敘事和翻譯研究結合起來,形成了通過研究翻譯如何影響敘事進而影響政治和權利的新視角”。林大津也表示,“翻譯的本質就是再敘事”。同時,也還有專家以Baker的敘事理論去解析具體文本的翻譯,如黃海軍,高露以林語堂譯本為例分析翻譯研究的敘事學視角,余欣寫了“從莫娜貝克敘事理論闡述林紓《黑人吁天錄》譯本的重構翻譯”一文,闡釋了敘事理論在譯本重構中的重要作用。
二、敘事
(一)敘事的含義
在《翻譯與沖突一敘事性闡釋》一書中,Baker指出:“敘事是指它在社會學與交際理論中的概念,而不是它在敘事學或語言學中的概念,目的是探索翻譯參與這些敘事過程的方式”,“敘事指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故事”。同時,Baker還介紹了美國語言學家Labov對敘事的定義,即“用言語語句把真實發生的事按一定順序做概括的一種方法”。綜合這兩種定義,可以看出,敘事是對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用語言文字按一定規律描述給聽眾或者讀者。在描述過程中,如果是跨語言交流,那么翻譯在敘事中的作用就不可小覷。
(二)敘事的分類
根據Baker的觀點,敘事可以分為四大類,即“本體敘事(自我的敘事)”、“公共敘事”、“概念(學科)敘事”、“元敘事(主導敘事)”。其中,“本體敘事講述的是個人的故事,是人類講述關于他們生活的地方以及他們個人的經歷。這些故事構成我們的生活bong賦予其意義。盡管這些故事表面上關注的是個體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現實世界,但實質上他們是人與人、人與社會的故事”。Baker引用Somers&Gibson對公共敘事的定義:“有設社團和機構組織所敘述并在其中傳播的故事,這些機構是指大于個體范圍的組織,像家庭、宗教團體、教育機構、媒體和國家等”。同時,他們把概念敘事定義為“我們作為研究者所建構的概念和說明”。對于元敘事,他們持下觀點,“在元敘事中,敘事者成為當代歷史演繹的參與者…展現進步、衰退、工業化和啟蒙等”。Somers進一步指出,元敘事是指“體現我們這個時代狀況的敘事”。
(三)敘事的特征
對于敘事的運作方式,Baker主要從敘事的特征方面做了闡釋,引用了Somers&Gibson提出的四個特征,即:時間性、關聯性、因果情節設置以及選擇性采用。時間性是敘事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時間性意味著順序是闡釋經驗的一個組織原則”。在敘事時特定的有序時間和空間順序才能使敘事明了,被受眾所接受。“其次,由于敘事呈現的順序性能夠幫助或者限制人們對其內容的理解,因此順序性也是敘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不同的排列順序,得到的敘事版本也不盡相同。對于關聯性,Baker認為,“關聯性說明人類思維不可能理解沒有構成敘事的鼓勵活動或者雜亂無序的活動”。敘事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單位.必定與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相關聯,在解讀敘事時,我們也通常把敘事放置于一個相聯系的系統中。因果情節設置也是敘事性的固有特征,因為明確事情發生的原因才能讓我們徹底弄清敘事的來龍去脈,有助于我們理解,繼而采取恰當的態度去對待。Baker提出,“在翻譯過程中,因果情節設置模式可以由此巧妙地改變,即通過輕微的變動累計效應而改變對原文敘事元素的權衡”。對于選擇性采用這一點,Baker采用了Somers&Gibson的觀點,“敘事是按照一定的評判標準構建的”。這些標準能夠實現并指導有選擇地采用一系列事件或元素。
以上四點是敘事的核心特征,也是敘事運作的重要方式。此外,Baker還介紹了Bruner所總結的四個特征,即:特殊性、題材性、規范性及累計性。Burner所說特殊性“意指敘事涉及特定的人和事,但是盡管如此還是在一個更普遍的‘故事類型框架內進行,這些類型賦予特定事件意義和內涵”。Burner對體裁性定義很簡單,“它是可辨識的敘事‘種類:滑稽劇、黑色幽默劇、悲劇、教育小說等”。Baker同時把非文學體裁也包括了進來,如社論、法律契約等。在討論規范性這一特征時,Baker介紹了Bruner的看法,“因為規范性的‘可訴說性是一種以常規期待的違背為基礎的話語形式,所以敘事需要有規范”。敘事的另外一個特征是累積性。Bruner認為,“敘事的累積性是指把流散的敘事整合在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整體”的方式。對于Bruner的定義,Baker認為具有極大的局限性,她把敘事累積性更寬泛地定義為“受一系列相關敘事反復影響的局面,以及它們最終形成的一種文化、傳統或歷史的塑造”。
三、翻譯中的敘事
(一)敘事維度下的翻譯
無論是從字面意義還是比喻意義,翻譯本身都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建構。而建構過程則被理解為“提供了一套機制、通過該機制,個人得以在意識形態上與運動目標發生聯系,并成為運動的潛在參與者”。通過不同的建構方式,譯者可以構建各異的敘事,以譯者的視角向讀者闡釋其敘事。翻譯過程中,編輯和其他參與者共同運作,通過多種方式來強化、弱化或是更改隱含在原文本或原話中的某些敘事內容。并且,“在翻譯文本和話語的過程中,譯者有意無意地參與了對社會現實的建構、磋商或是質疑”。同時,譯者所翻譯的文本是在自己的理解上建構出來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讀者看到的文本是譯者給讀者所創造的空間。endprint
(二)敘事理論在翻譯中的實例分析
Mona Baker創造性地把敘事理論與翻譯結合,并從建構這一概念出發來研究了敘事在翻譯中的運作過程。本文將以ALong Time Going這篇文章的翻譯為例來分析敘事理論在翻譯中是如何體現的。
A Long Time Going源自《時代》周刊,被《參考消息》報用作翻譯大賽原文。這篇文章屬于時事評析文章,此類文章旨在對某一影響巨大的任務或者事件加以深度剖析。此文中的時事是9·11襲擊十周年,按照Baker對敘事的分類,A Long TimeGoing屬于本體敘事。
1.命名和標題的建構
標題往往是文章畫龍點睛之筆,標題給讀者傳遞出來的信息是決斷性的。透過標題,讀者能透析文章本身的含義,以及能夠有足夠的想象空間。所以,命名和標題是非常有力的建構手段,操控了人們對敘事的想象及解讀。由此可見,文章標題的翻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這里將要討論時評A LongTime Going兩個版本的翻譯。《參考消息》官方給出的標題翻譯是“漫漫不歸路”,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顏林海對此題目的翻譯是“長路漫漫,任重道遠”。從“不歸路”讀者會聯想到本·拉登所走的路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邪惡之路,“不歸”二字不僅體現了時間和空間上的無限蔓延,還暗含著其性質是迷途。那么,由此讀者便會料想全文的中心應該是問圍繞著本·拉登所施行的恐怖暴行來展開。“長路漫漫,任重道遠”也體現出了路途之遠,沒有盡頭。但與“慢漫漫不歸路”不同的是,“任重道遠”強調了打擊恐怖主義,消滅本·拉登組織這項任務的艱巨性。顏林海教授分了文中的一句話“Now that he isgone, there willinevitably be some jockeying to succeed him”。他認為“此句作者旨在題型美國民眾和官方,拉登雖死,徹底消滅拉登主義(恐怖主義)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從標題的這兩個譯本來看,標題的建構直接作用讀者,讓讀者通過標題去理解后來的整個敘事。
2.翻譯敘事中的關聯性和累積性
關聯性和累積性是敘事的重要特征,這兩個特征在翻譯過程中十分重要。文章有關聯性和累積性,敘事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與整個環境相關聯,從而讓讀者能全面去理解翻譯敘事。
在A Long Time Going中,有這樣一句話,“Though bin Lad-ens body may have been buried at sea on May 2,the burial of binLadenism has been a decade in the making”。顏林海對這句話的翻譯是“盡管本·拉登的尸體有可能五月二日就葬身大海了,但埋葬拉登主義的計劃從醞釀到發展已經十年了”。初讀起來,讀者或許會有些疑惑,為什么說埋葬計劃已經有十年。對這句話的理解,要聯想到9·11恐怖襲擊時間。從2001年9·11事件到現在(2011年)已經有十年時間了。美國人親身經歷了這次慘痛的事件,對他們而言,那是難以忘卻的傷痛。所以,美國讀者很容易就能理解這個十年是指的哪一段時間。而對中國讀者而言,看到“十年”這個詞能立即把它與9·11事件聯系在一起。那么,為了使敘事有關聯性,讓手中清楚理解敘事原本的以及隱含的意義,譯者可以在此添加批注對“十年”進行解釋。有了這樣的關聯性,翻譯敘事就簡單明了了。
敘事的累積性也是敘事運作的重要特征。累積性通過加強虛假的歷史因果蘊含和同時代的連貫性這兩種策略來實現。通過一種敘事而關聯到相關事件,最終形成對一種文化、傳統或是歷史的塑造。A Long Time Going屬于本體敘事,主要介紹了本·拉登及其基地組織的所作所為。從2001年9·11事件的發生到十年后本·拉登葬身與阿拉伯海,此過程中發生的事情都是相互聯系、一步步累計起來的。通過對累計敘事的解讀,受眾更容易理解本·拉登之死在美國所引起的反響。
四、結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翻譯是另一個層面的敘事,即在新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下,由目標與重新建構原文本成為一種新的敘事,并在新的語境中廣泛傳播。敘事理論與翻譯的結合是翻譯領域的一個創舉,它從敘事的視角來對翻譯進行的研究。譯者在其中的作用也凸顯出來。在多元化的當代世界,各民族文化在國際舞臺上呈現五彩繽紛的狀態,翻譯的角色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在這樣的環境下,Mona Baker提出了將敘事理論與翻譯相結合,為翻譯研究開創了一個新天地,對于譯者將來如何更深入探討翻譯有很大的啟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