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挽祎
【摘 要】《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小學科學課正是這個早期的科學教育階段,興趣是學生探究知識的催化劑。要使小學生上好科學課,必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覺地、熱情地學習科學。
【關鍵詞】小學科學;多樣導入;巧設探究;善于觀察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習這門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由此可見,科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學好科學,就能為各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在日常教學中,經常有學生上課沒精神,課堂熱情不高漲。因此,作為科學教師,我們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把科學教學變成一種探索奧秘的活動,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學生也就學得有精神,學得熱情高漲。下面本人將結合教學實例,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一、多樣導入、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場,回看每一節成功的課,大多都有一個精彩的導入。這關系著良好學習環境的創設,關系著學生求知欲的觸發,關系著學生心理能否處于最優狀態。導入方式的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
1.謎語導入
在教學《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教科版四上)這一課時,為了突出本課的主角“水”,我設計了謎語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非常開心和你們一起走進課堂,你們心情如何呢?
生:開心……
師:好的,那就讓我們大家都帶著好心情來做個游戲吧——猜謎語。請聽題!
(1)不洗不臟,越洗越臟,洗了不能吃,不洗反能嘗。
(2)刀砍沒有縫,槍打沒有洞,斧頭砍不爛,沒牙能咬動。
(3)喝了沒滋味,臟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生:水。
師:對了,就是水。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都很熟悉水,但是你知道水里面可以藏東西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方面的知識吧。
2.魔術導入
在教學《我們知道的磁鐵》(教科版三下)這一課時,我利用磁鐵的磁性表演了一個“魔術”:
師:(拿著一個乒乓球)這個能吸在老師袖子上么?
生:不能。
師:答對了。
生:(興奮中。)
師:(趁學生不注意,換了一個內置小鐵釘的乒乓球,事先已在袖子里藏好一塊磁鐵。)見證奇跡的時刻!(我吹了一口氣。)
以上兩種導入,都能一下子激發學生的熱情,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當然,導入不僅僅局限于謎語和魔術,比如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富有懸念的實驗等都能作為教學的催化劑。
二、巧設探究、保持興趣
《科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課程理念。探究既是小學生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學學習的目標。把科學教學變成一種探索奧秘的活動,把學生的興趣保持下去,這是每一個科學老師所希望的。
1.在游戲中設置探究
在教學《磁鐵有磁性》(教科版三下)這一課時,為了區別哪些物體能被磁鐵吸引,我設計了一個釣魚游戲。
教學準備:
(1)帶有磁性的釣魚鉤。
(2)各種“魚”:紙片魚、橡皮魚、塑料魚、鐵片魚、木塊魚。
學生們玩的很開心,通過設計充滿游戲性的探究活動,讓兒童在“玩”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每一節課都保持興趣。
2.在實驗中設置探究
在教學《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科版五下)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們有更多的自由度,體驗更多的探究樂趣,我布置學生們自帶實驗用品。學生做實驗,驗證自己所帶的實驗材料放在水里會有什么現象?實驗后相互交流。
生1:(塑料軍艦模型)一開始軍艦浮在水面上,后來傾斜了一半。
生2:(塑料小鴨子)鴨子一直浮在水面上。
生3:(一個粉筆頭)浮了一會,很快就沉了下去,還在不停的冒泡。
師:嗯,這些現象很有趣,我們一起來研究吧。
(1)為什么軍艦一開始浮,后來斜了呢?
(2)鴨子為什么不沉掉呢?
(3)粉筆為什么一會浮,一會沉呢?
生:……
學生自帶實驗用品,可以增加課堂探究的趣味性。可以多問幾個為什么,引導學生討論,不但要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開放性的設計,加上教師的合理引導,才能真正將探究的趣味性保持下去。
三、善于觀察、偶得成趣
伽利略說過:“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觀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需要我們善于觀察,用心思考。這樣才能有所發現,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觀察中思考,總結出事物的規律,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在教學《蠶的生長變化》(教科版三下)這一課后,我布置學生們養蠶。但是現在很難一下子找到大量的桑葉,我們正為這個發愁。
一次大課間活動,學生們在樹蔭下玩耍。一個學生指著樹葉中間對我說:“老師,看那是什么蟲子?”順著學生的手指看去,我看到幾只毛毛蟲。我告訴學生們:“那是毛毛蟲,長大了能變成蝴蝶的。”突然有學生插了一句:“老師,這個蟲子在吃樹葉。我們養它吧,樹葉吃不完。”“養蠶太麻煩,桑葉都沒有。”另一個孩子也插了一句。學生們很興奮,但是如何操作呢。我給學生們留了幾個問題:
1.毛毛蟲應該養在哪里,室內還是室外?
2.毛毛蟲吃什么食物?
3.毛毛蟲會蛻皮嗎?
由于學生一次偶然的觀察,養蠶變成了養毛毛蟲。雖然脫離了教材,但是看著孩子們興奮的神情。我突然覺得,這就是激發了的學生的興趣吧。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科學的催化劑。要使小學生上好科學課,必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覺地、熱情地學習科學。當然,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課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僅局限于以上所述,這還有待于我們一線的科學教師更多的交流和探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科學課程標準[A].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
[2]李丙利.轉變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效率[J].新課程·教師.2010.6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唐市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