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子文,韋 瓊?。◤V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西南寧530021)
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喉癌圍手術期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闕子文,韋瓊(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西南寧530021)
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在喉癌圍手術期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03/2015-03我院收治的喉癌手術患者64例,通過隨機對照試驗方式分為對照組(n=32)和觀察組(n=32).對照組實施常規標準進行圍術期護理,觀察組選擇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兩組的總體護理情況進行比較和評估.結果:觀察組干預后患者滿意度、知識掌握率相比對照組均明顯提高,術后并發癥明顯下降,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融入臨床護理路徑理念對喉癌手術患者展開圍術期護理,總體護理效果理想,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并提高了患者滿意度與知識掌握度,適合加強推廣.
喉癌手術;圍手術期護理;臨床護理路徑;臨床效果
喉癌是來源于喉粘膜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在全身腫瘤中,其發病率占1.0%~2.4%,而在頭頸腫瘤中則高達14.1%[1].目前該病的早期治療主要依賴于外科手術切除,但在圍術期極易因各方面因素而影響患者預后.故加強該病圍術期的護理顯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選擇臨床護理路徑方案對32例相關病例進行圍術期護理并作比較,總體干預情況,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2013-03/2015-03于我院檢查確診為咽喉癌,并擇期實施喉癌手術治療的6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7例,女27例,年齡37~72(平均54.8±3.9)歲.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文件,無合并心內科重癥、認知異常等情況.通過隨機對照試驗的方式分為對照組(n=32)和觀察組(n=3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按照常規標準進行圍術期護理,主要有基礎護理、檢查指導和對癥干預等系列措施.觀察組選擇臨床護理路徑方案開展圍術期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2.1前期準備由經過系統培訓和考核的醫護人員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調查本組病例資料,再制定符合其病情且符合我院開展條件的護理方案展開干預.
1.2.2路徑內容(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由專員“一對一”與患者溝通,給予安慰和鼓勵,耐心傾聽患者,了解并盡量滿足其身心需求,以減輕其心理負擔;同時通過講座、發放資料手冊的方式,向患者普及喉癌的相關知識,如致病原因、手術流程和配合要點等,讓其對自身病情有一個客觀且全面的認識,從而消除疑慮,化被動護理為主動配合.②基礎準備.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操作,術前1 d指導患者備皮、皮試,保持口腔清潔,術前常規禁食禁飲約6 h,術前1 h予留置鼻飼管、導尿管等,同時于病床旁配備齊全急救物品與設備等.(2)術后護理:①基礎護理.維持病房內溫濕度適中,白天注意做好通風和消毒工作,保持頸部傷口的干燥和清潔,注意觀察傷口情況,按時更換敷料,并通過翻身扣背、濕化氣道及吸痰等方式使呼吸道保持暢通.②體位指導.術后對麻醉尚未清醒者,協助其取去枕平臥位,待清醒后,無不適表現,可取半坐臥式;術后可盡早下床活動,活動時宜保持頭稍低且下頜內收的姿勢,以免吻合口張力過度而影響愈合.③飲食護理.術后次日給予腸內營養支持,及早補充術中丟失的能量,以提高免疫力;鼻飼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營養均衡的原則;術后10 d,待傷口基本愈合后,再指導患者經口腔進食清淡流質食物,并逐步向軟食、普食過渡.④出院指導.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宣教,包括套管護理、創口清潔和局部換藥等,教會患者正確處理氣管套管突發事件,告知其保持愉悅情緒的重要性,并定期復診等.
1.3觀察指標通過問卷形式調查全組對象的護理滿意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同時統計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例數,記錄住院時間.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知識掌握率相比對照組均明顯提高,術后并發癥明顯下降,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的總體護理情況 (n=32)
臨床護理路徑是現代護理學應用中日趨普遍的一套新型服務方案,能夠充分考慮到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點,圍繞入院至出院的整個階段,循序漸進,對患者展開一系列護理服務.將該模式融入到喉癌手術的圍術期護理工作中,不但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而且可以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趙玉濤[2]對100例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和常規護理的病例進行比較報道,表示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內容更科學、更有針對性,相對更利于患者生存質量的提高,而且患者滿意度高達96.0%.趙競伊等[3]報道中,30例喉癌患者經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圍術期干預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有了明顯降低,平均住院日也有所縮短.
本研究中,我們通過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對觀察組32例患者展開圍術期護理,發現觀察組在系統的護理干預后,其患者滿意度、知識掌握率明顯得到優化,各達到96.88%和90.63%;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更短.
綜上所述,融入臨床護理路徑理念對喉癌手術患者展開圍術期護理,總體護理效果更理想,更利于促進患者康復,并提高了滿意度與知識掌握度,適合加強推廣.
[1]徐麗蓉,李燕,李文紅.臨床護理路徑在喉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1,3(4):324-326.
[2]趙玉濤.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療中的應用[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2(1):147-148.
[3]趙競伊,黎洪,王靜.臨床路徑在喉癌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1,8:80-81.
R473.76
A
2095?6894(2015)08?131?02
2015-07-15;接受日期:2015-08-06
闕子文.大專,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頭頸部腫瘤外科護理.Tel:0771?5343612E?mail:200723nann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