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珈儀 朱珈萱
摘 要:隨著中等職業學校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財務管理,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成為一項重要議題。本文對中等職業學校財務管理中完善會計審核工作的應用措施加以分析,主要論述了中等職業學校的財務在核算中如何加強會計審核、會計監督及建立內部稽核制度、把好“報銷關”,正確處理監督與服務的矛盾,使有限的教育經費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更好地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體制的改革服務,以保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核算;審核;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a)-0000-00
會計審核工作是中等職業學校財務管理的重要防線,能夠有效預防職務經濟犯罪,保證學校財產安全,提高學校財務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會計審核能夠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完整和準確性,使學校的各項經費的籌集、分配和使用更加合理,為中等職業院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 加強會計審核
1.1完善學校會計制度,加強會計核算工作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中等職業學校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規范學校會計行為。學校應當建立和健全包括差旅費報銷規定、暫付款管理條例以及貨幣資金管理條例等在內的各類會計規章制度。為會計人員提供規章制度依據,保障財會工作的順利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應基于本校財務工作的具體實際,制定符合國家規定和適應本單位各項工作有效開展的內部財務規章制度。例如財務報銷流程、實習經費管理、招生經費報銷細則和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保障學校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
其次是加強學校內部財會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通過各類形式的業務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票據識別能力和財務工作的分析與處理能力,提升財會部門的會計核算能力和水平。會計人員必須掌握和了解各項經費的使用范圍、開支標準和支出審批程序,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財政政策和學校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會計審核。在具體審核工作中,一定要將儀器設備的采購、基礎設施建設維修項目、教材、學費和科研經費等作為審核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據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審核各類原始憑證,不受理和退回各種不完整、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保證所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和合法性,控制學校資產流失,保障學校資金財產的合理使用和安全。
1.2規范基礎會計工作,強化財務預算管理
基礎會計工作的優劣是會計工作高質高效的關鍵,規范的基礎會計工作,是會計行為規范和會計資料質量的重要保障。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具體財會工作中,應當明確并細化職責崗位、財務工作內容,制定科學、合理和高效的會計工作操作流程。規范財會審核中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記錄和會計報告等環節。實現財會工作中的算賬、記賬和報賬工作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在會計審核過程中,將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的審核工作作為重點,確保原始憑證真實、完整、合法,確保記賬憑證科目設置規范性、統一性,確保會計賬簿全面性、完整性。
中等職業學校財務預算是會計人員審核中進行項目核算的重要依據,預算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是學校財務資金使用效益、效率以及資金良性循環的重要保障。在具體會計工作中,要統籌兼顧、協調處理好財務運轉、建設和風險防范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學校的各項預算資金,在經費的具體使用過程中,要控制其不超出預算的支出范圍、內容、限額以及做到專款專用,使預算的使用和資金的結構趨于合理化,切實履行會計審核的財務參謀作用。
2 加強會計監督必須建立內部稽核制度
稽核制度是一種內部考核制度。它與審計制度的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加強會計監督,但稽核制度又與審計制度有所不同。審計制度包括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而稽核制度是專門進行內部監督的一種形式。
在中等職業學校建立內部稽核制度,就是在會計工作的分工中設立復核崗位。復核崗位是內部稽核制度建立的前提和基礎。建立復核崗位是執行稽核制度的一種手段,是加強會計基礎工作的有效措施。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會計業務量不斷增加,因此應當在財會部門設置專職人員從事復核工作,以保證會計核算的質量。
稽核是對會計工作的檢查與監督,設立稽核制度是貫徹會計法的需要。我國會計法第十條規定“會計憑證、會計帳簿、會計報表和其它會計資料必須真實、準確、完整,并符合會計制度的規定”。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必須遵守財務制度,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記載不準確的、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
當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受發展等客觀因素限制,財會隊伍建設還相當薄弱,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結構、業務素質等還存在著相當的不足。年輕同志普遍經驗不足,老同志的職業技能繼續再教育工作開展不到位,在會計審核過程中經常出現問題,如在審核自制的原始憑證中不慎將未經過領導審批的費用予以報銷,這些工作失誤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多年來,我在復核工作中深深體會到這一點。因此,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安排有較豐富經驗,能熟悉和精通業務的人員擔當復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積極開展各類專項會計業務技能的培訓,加快年輕同志的成長過程,提高會計審核工作的質量。
3 正確處理監督與服務的矛盾
3.1會計審核的監督功能
會計審核是會計核算的第一步,也是中等職業院校會計監督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環節。會計審核人員對本校各項經濟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審核,以此監督資金的流轉情況。在會計審核過程中只有加大監督的力度和范圍,才能更加有效的掌控學校的資金使用方向,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的資金使用受益和效率,會計工作的高質和高效才能得以保障。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持續深入,當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各項經濟活動日趨頻繁,會計審核工作的內容也不斷增加和拓寬,會計審核監督的難度日益加大,因此會計人員只有牢牢把握審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認真履行會計審核工作,才能真正實現會計審核的監督功能。
3.2會計審核的服務功能
中等職業學校財務會計部門是專門針對學校教育、科研工作順利有序開展而設置的,會計審核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各項工作的進行。因此會計審核工作除了具備監督職能,同時也兼具服務性的特點,會計審核工作面向學校管理者、教職員工和在校生,因此只有在會計審核中改善服務方式和方法,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才能最終提高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監督工作的有效進行。
要提高會計審核工作的服務質量,人員素質的提升是關鍵。應當加強學校會計審核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素養,培養和樹立他們認真負責、耐心周到的工作態度。同時基于現代化的網絡功能,在學校網站開設財務專欄或專區,將資金使用的具體明細予以公布,保證會計審核工作的公開和透明,了解學校的會計工作具體狀況。
3.3處理好會計審核工作中監督與服務的互動關系
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具體會計審核工作中,監督與服務功能是一種協調統一、相互制約的關系。監督是服務的基礎和前提,會計審核通過對學校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各項會計法規、制度和政策才能得到真正有效貫徹和落實,避免學校資產流失問題的發生。同時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促進會計審核工作的良性發展。不講服務的監督容易讓審核雙方之間產生矛盾和誤解,只有加強服務,才能令被審核方理解和支持會計審核工作。強化服務不代表不堅持審核工作的規章制度和原則,在具體的會計審核工作中,要合理把握原則性與靈活性原則,不做違反規章制度的事情,但針對特殊狀況,在不違反制度原則的情況下也應給與特事特辦,保障學校工作的有序開展。在會計審核的過程中,會計人員應堅持原則,認真履行審核工作的監督職能,同時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協調好審核工作監督與服務之間的關系,通過會計審核工作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各項事業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王麗萍.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0(3).
[2] 賴亞敏.對中職會計專業主干課程整合及教材建設的思考[J].中等職業教育,2005(2).
[3] 楊漢東.中等會計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和教學構想[J].職教論壇,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