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偉鐵
【內容摘要】要打造高品質的地理課堂教學,就需要教師善于在教學方法上做出革新,并且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師首先要深化對于教學素材的挖掘,并且可以適當對于課本知識進行補充,可以引入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料來為課本知識的教學帶來輔助。同時,教師要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且要加強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的聯系。這不僅能夠給學生的知識應用提供很好的平臺,這也會讓大家很好的體驗到地理課程的學習價值。
【關鍵詞】高中地理 教學品質 研究
如何能夠有效提升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品質,這是很多地理教師們關注的一個問題。有品質的課堂不僅要實現對于知識的有效教學,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要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并且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們善于在教學方法上做出革新,并且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只有給學生們創設更為輕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并且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下促進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課堂教學的品質。
一、深化對于教材的有效挖掘
課堂教學首先要有良好的依托,教師要善于挖掘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素材,這樣才能夠為高品質課堂的打造提供堅實的基礎。教師要善于捕捉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并且以靈活的教學形式將這些內容更好的傳授給大家。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對于課本知識進行補充,可以引入一些相關的教學資料來為課本知識的教學帶來輔助。這不僅能夠拓寬課堂教學的維度,提升學生的知識范疇,這也會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與方向來思考問題,進而實現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課本中的很多教學內容都和生活有著一定聯系,這也是很值得教師展開挖掘的教學內容。教師只有首先保證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有良好的掌握,這樣才能夠讓高品質課堂更好的得以實現。
課本中的很多教學知識點都可以適當得到拓寬與延伸,教師要善于發現這些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陸地資源時,可以不失時機地引入我國資源現狀,以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樹立正確的資源觀;另外,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把每年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中國環境狀態公報”引入課堂,運用“公報”中的統計數據引導學生分析我國當前大氣環境、水環境、海洋環境以及城市環境問題之發展趨勢,讓學生關心我國氣候變化、水質污染、大氣污染以及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和自然災害的增減程度,關注我國政府對應的各種環保措施及行動以及近幾年來取得的成果。這不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對于課堂教學的延伸,透過這些詳實的數據與資料的顯示,學生們對于我國陸地資源的利用情況以及我國面臨的一些環境問題也會形成更客觀的認知。這將會有助于學生環境意識的不斷深化,這才是高品質課堂教學中應當實現的教學功效。
二、注重對于學生思維方法的培養
高品質課堂教學不僅要關注于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注重學生對于一些高效的思維方法的理解與掌握。對于地理課程的教學過程而言,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非常關鍵,很多重要的信息都是在圖像中得以體現,靈活的利用圖像資源也是高效的解決很多實際問題的基礎。課堂上學生們會接觸到大量類別不同且形式各異的圖像,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尤其是要在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更多高效的思維方法。這不僅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這也會幫助學生很好的解決很多實際問題。
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展開對于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例如,地圖是地理學的重要工具,善于運用地圖是學習地理的最有效辦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懂得從地圖上發掘信息,利用獲得的信息,直接或間接地解決問題,還要教給學生把學到的地理知識轉換成圖形的技能,使學生養成圖文互換的習慣。這樣,經過長期的訓練之后,學生腦海里就會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區域地理框架,養成區域性思維。這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思維方法,很多實際問題的解答都可以利用這種思維模式。這才是高質量課堂教學中應當有的方式。
三、注重理論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
地理課程中的很多知識點都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應用與體現。因此,教師要深化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聯系,這樣才能夠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很多課堂上學到的內容都可以用于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不少地理知識還能夠對于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展開分析。教師可以利用地理課程和生活中的這種關聯,并且有意識的創設相關的問題情境來考察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這不僅能夠給學生的知識應用提供很好的平臺,這也會讓大家很好的體驗到地理課程的學習價值,進而深化學生對于地理課程的探究興趣。
教師可以在地理教學中將學生感興趣的一些鄉土地理、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和時政熱點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課堂中,就很容易拉近學生與地理學科的距離。比如講“氣象災害”一節時,我們可用江南丘陵地區在6~7月的梅雨天氣或者是7~10月浙東沿海的某一臺風為例,講述暴雨與洪澇災害;還可以以江南丘陵地區在7~9月的伏旱和某一年冬季該地區柑桔的凍害為例,來講述干旱與寒潮災害。所有這些鮮活的鄉土地理,都可讓學生感悟到地理就在我們身邊,并且讓他們感受到地理課程的學習價值。這不僅極大的深化了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的關聯,這個過程中也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桂芬. 高中地理教學策略初探[D]. 遼寧師范大學,2004.
[2] 盧世倫. 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德育研究[D]. 西南師范大學,2001.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