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環 左立娟
摘要:本文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三方面探討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措施,希望能使高等數學更好地服務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應用型 ?高等數學 ?教學改革
2013年11月應用技術大學(學院) 聯盟和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研究中心在共同發布的報告中指出:“高等學校培養的畢業生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勢在必行,必須實現由學術型人才培養為主向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轉變。”高等數學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如何結合專業聯系實際,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使學生學以致用值得深思。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時少,教學任務量大,教材使用混亂,沒有適合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其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對學習高等數學的目的不明,畏難情緒普遍存在;再次,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基本上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教學低效性與其作為專業基礎課的重要性不協調;第四,由于教師的專業分工不斷細化和分科目設置課程,在高校教授數學的教師大部分都是數學專業畢業的理科生,缺少專業應用實踐,導致教學內容和專業人才培養嚴重脫節;最后,考核方法單一,忽略了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高等數學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等數學改革的主要路徑
(一)根據專業需要制定教學大綱和編寫教材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高等數學教材應緊密結合專業特點編寫,而不是理工類統一教材,教材中應體現專業特色,突出應用性,將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教學案例作為高等數學教材中的例題,逐步形成適合專業教學特點,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實用教材。比如,結合中學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刪去已學過的內容,與專業課程教研室多溝通交流,將相關內容有機組合,制定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高等數學教學大綱。
(二)改革教學方法
1.利用史料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數學史或數學家的生平事跡,這樣既可以調劑課堂氣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天才數學家萊布尼茨和牛頓關于導數的爭論。又如,在講解“定積分概念及其性質”“定積分的幾何應用”“空間解析幾何”等知識時,教師可將多媒體課件制作得生動有趣,讓原本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形象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定理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采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應用時我們可以把高等數學和各專業案例結合起來。首先,培養應用型教師,讓承擔某專業的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師到相應的專業教研室進行調研,學習適當的專業知識,了解專業所需的數學知識,并根據教學需求編寫、修改、完善案例資料,包括教師教學的案例和學生的實踐案例等。其次,教師要巧妙地將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數學案例穿插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了解高等數學在以后的專業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幫助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和用好數學。
當然,對于同一個知識點,結合不同專業的專業背景,可以選擇不同的案例作為載體來開展教學。以“重要極限l”為例,對財經類學生教學安排的是連續復利:設本金為,銀行年利率為,則年后的本利和為;如果一年分期計息,每期利率為,則年后的本利和為,如果按連續復利計算,即計息的時間間隔任意小,則有計息期數,這時,年后的本利和為。對生物醫學類學生安排的是細菌繁殖過程(計算過程同上)。通過講解這樣的案例,學生能夠體會到重要極限的廣泛應用,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將數學建模融入到高等數學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入數學建模的相關知識,增加數學建模的例題,并將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例如,講解一元函數介值性定理的時候可以引入“椅子問題”,即把一個椅子放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問能否使這椅子的四只腳同時著地。通過提出假設、建立模型、模型求解,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具體,激發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興趣和能力,增強應用性,并組織學生參加數學建模等相關的數學類競賽。
4.開設數學實驗課程,加強數學軟件的應用。在開設高等數學課程的同時,開設課程講授或等數學軟件,并設定學時進行上機操作和期末考核。這樣,在講授高等數學課程時,就可以適當地應用這些軟件,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數學問題。比如,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繪制二次曲線、空間曲面,演示傅里葉級數的生成等,使學生初步了解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為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和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改革傳統考核方式
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高等數學的考核應該向多元化方向改革,重視過程考核。例如,平時成績占20%,可由教師根據作業、出勤、課堂表現等給出;過程考核占30%,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小論文、讀書報告、綜合性作業、專題討論心得等;期中考試占10%,期末考試占40%,采用“一頁開卷”考試模式,即學生可以在考試時攜帶一張A4紙,寫上自己認為重要的公式、知識點或例題解法等,要求必須自己手寫不能復印,考試結束這張紙一同上交。通過這樣的考核方式,學生更注重平時的學習積累,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熱情和動力,減輕學生考試壓力,使考核評價伴隨課程學習的全過程。
總之,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的改革刻不容緩,它需要教師從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角度出發,在教學中根據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改進教學大綱,改變教學方法和完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秀,張霞.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9(8).
[2]陶思俊,王茶生.應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索[J].新余學院學報,2014(12).
注:本論文系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2014年度教學立項2014Y22
作者信息:
趙瑞環,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學教學;左立娟: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