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君
摘要:中職學校是培養高素質勞動人才的場所,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為學生提供創業機會,是國家富強的生存教育。所以,中職學校在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中職教育 ? ?創新 ? 實踐
一、中職學校存在的問題
當前,中職學校存在很多問題,每年有部分學生流水,追其原因有的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允許造成輟學;有的是因為家長和學生思想認識產生誤區,認為上中職就是為了找到好工作,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就不必再上;有的是因為自制能力較差,不能接受學校的束縛;有的是因為教師素質較差,專業水平不高,教學思想不夠先進,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傳統,缺乏教學經驗,學生不能適應其課堂教學。
二、中職學校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重點,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與其有很大的關系。其中,創新思維是核心問題,主要包含好奇心、自信心、想象力、挑戰性等。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首要條件,更是學生適應當今社會的保障和走向成功的內在動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中職學校自身發展和改革的需求。市場經濟下的中職學校,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才能使中職教育成為發展的動力。
三、中職學校培養創新能力的途徑
中職學校的教育教學如何創新,如何發展,需要從思想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各方面進行創新,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一)轉變觀念,實施模塊教學
模塊教學就是以素質教育和提高學生能力為主題的,在教學方法上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方法,拋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將教學形式向多元化和動態化發展,培養中職生的綜合能力。模塊教學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環節:第一是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形成團隊意識和競爭意識,然后圍繞教師布置的任務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第二是教師確定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圍繞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第三是教師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實訓任務,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四是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以及完成任務的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總之,模塊式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雙邊互動,通過開放性的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術以及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
(二)加大資金投入,為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中職學校學生專業實習缺少流動資金,實習設備比較落后,教師對市場的需要也缺少實踐經驗。針對這些情況,中職學校專業對口實習應該融入到企業當中,參與社會實踐,以實習促進生產。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生產部門,為企業提供廉價的生產力,而企業也要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另外,學校還要集中資金加強設備投資,搞好基礎環節,保證學生有實習的機會以及充足的實習時間。所以,學校在建設投入上要有目的、有計劃,要給學生更多開放的時間,開展更多的項目技能挑戰比賽、模型比賽、主題比賽。
(三)開辟主題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職學校是實現國民素質教育的場所,它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主旨,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教師要經常組織開展班級主題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發現自己的潛力,體驗到生活和學習的樂趣。當然,每一個活動都要主題鮮明,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才能有顯著的效果。比如,教師可以把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棘手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辯論,通過激烈的辯論,找到事情真正的內涵。充分的準備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會更加主動,提出更多的疑問,從而張揚個性,提高能力。
(四)轉變傳統觀念,樹立服務意識
傳統的師生關系表現的并不是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操縱者,是學生發展和成績的判定者,是權威的代表,學生是學習的被動者和服從者。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學生的創新能力很難得到提高,人格也難以得到健全的發展。加之,在中職學校中,有部分教師覺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和培養,因此在教學中就采用“放羊式”“看管式”的教學方式。殊不知,這種教學理念只是將自己的行為傳遞給了學生,教師無法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更不能預防學生心理上和行為上出現的各種問題。這就對教師的綜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樹立對學生的服務意識。教師的職責就是為學生服務的,不管是學生在心理上還是在生活上都需要教師的幫助和關心,是教師的職責所在。要主動關心學生,了解學生,關注學生,要抽出時間和學生去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在心理上、生活上、學習上出現各種問題,并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敞開自己的心扉和教師做朋友,在課堂上才能積極地表現自己,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總之,21世紀中職教育面臨一場重要的考驗,同時也是一個機遇。作為中職教師,我們要抓著這個機遇,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合格人才,為中職教育探索出一條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余祖光.調動辦學主體積極性,消除供需錯位,轉化潛在需求[J].教育與職業,2001(1).
[2]姜振山.高職教育實施學分制的設想[J].教育與職業,2003(7).
[3]蔣夫爾.一條越走越寬的職教創新之路——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創新辦學模式紀實(一)[N].中國教育報,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