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慶永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郭里鎮獨山小學
如何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進行語文教學
屈慶永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郭里鎮獨山小學
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開展教育教學工作。語文教育不僅要注重知識傳授和語文素養的養成,還應運用心理學知識發展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據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知覺發展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低年級的兒童知覺具有籠統性的特點,無法比較相似實物的精細區別;知覺具有不全面性的特點,容易受無意注意的影響,不能有效調控自己的知覺使其為教學目的服務。因此,教師在以低年級兒童為教學對象時,要注意根據學生的知覺特點進行教學,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知覺,使其更加精確、全面。由于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主要以識字與寫字教學為主,教師在教學漢字時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漢字,注意區別形近字、同義字的細微差別。比如,在教學“養”和“羊”時,依照學生學習的規律,教師應先教學簡單的字即“羊”,在此基礎上引申出“養”字。可以這樣引導學生區分“羊”和“養”的區別,即“羊”的下面是一個豎,而“養”的下面是一撇一捺加上兩個豎,這是由于養羊比培養人才更為簡單。高年級小學生的知覺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漸漸精確,并能自覺地區分不同事物的差別,并根據事物的外部特征進行對比和聯系,發現不同事物間的相互關系。因此,教師在面對高年級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要善于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讓學生根據原有的知識延伸出新的知識,通過對比、聯系等促進學生有意義地識記。比如,在教學循序漸進這個詞語的意義時,教師可以從學生原有的詞語知識入手,尋找相近的同義詞。如“漸漸”,并從“漸漸”引出“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理解并掌握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兒童的心理隨著年齡的變化而快速發展著,但小學生的注意力整體呈現出由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的目的性不強、到漸漸以有意注意為主,注意的分配和轉移能力都獲得一定的提高。教師在職很對低年級的兒童進行教學時,要根據兒童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的穩定性差,集中地時間比較短等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低年級的兒童對色彩鮮艷、卡通式的圖片和音樂比較感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造童話式的教學情境,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課堂氛圍中積累愉快的學習經驗。教師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注意觀察學生、強調課堂紀律、糾正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等方式,促進學生由幼兒園到小學生的身份轉變,及早地適應小學生的生活,并通過自我約束逐漸發展注意力的品質,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針對高年級的兒童,由于他們的良好學習習慣已經養成,且具備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根據學習目的調控自己的注意力,能實現合理的注意分配和注意轉移。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一邊聽課,一邊把重點記下來,鍛煉學生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給學生安排獨立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以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小學生想象的主要特點有依賴原有的生活經驗,想象的創造性成分不多;常以無意想象為主,想象的目的性和自覺性都不強。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高年級的小學生中,漸漸發展出創造性地想象,不再受經驗的局限,且能根據一定的目的進行有效想象。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育要培養有創新性的人才,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在面對低年級的兒童進行教學時,應注意適當發展學生的想象能力,通過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足夠的理解空間,不以教師的理解代替學生的思維等方式,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課文的解讀。教師在指導學生想象的過程中,應注意加強想象的規范和引導,讓想象圍繞一定的主體進行。面對高年級的小學生,由于他們的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切勿過分規范學生的想象力,以避免打擊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教師可以再課堂中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學生想象的發展。如給課文進行故事續編或改編。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課文進行改編,改變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假設,假設你在街上遇見了小女孩,你會怎樣做來幫助她,使她能夠過一個快樂的圣誕節。這種對課文進行改編的活動,一方面鞏固了學生對文本的鑒賞和理解,另一方面也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培養了學生的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因此,教師在針對不同年級的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要考慮其想象品質的不同發展階段,制定切合學生想象實際、能促進學生想象能力發展的教學策略,使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心理品質都能得到發展、提高。
總之,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變化,教師要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性、不穩定性等特點,不斷進行教學內容的在加工和教學策略的調整,不僅以積累學生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標,還要以發展學生的知、情、意等心理品質為目標,以實現語文教育德化育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