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艷
包頭機電工業職業學校
就業導向背景下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王洪艷
包頭機電工業職業學校
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基礎課一直被看作是“雞肋”。為了能夠徹底改變這種尷尬狀態,基礎課必須實現傳統教學的改革,其改革方向就是要以就業為導向,提倡應用型教學。本文以中職院校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提出了在應用型教育背景下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明確了就業導向背景下中職語文教育的創新思路。
就業導向;中職語文;應用型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新形勢的要求下,職業教育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為學生就業服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
1、社會發展需要應用型人才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中職院校的畢業學生而言,在求職工作的過程中,用人單位不僅要看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還要看學生的各種職業能力,比如:交流能力、分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因此,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的新要求,中職院校語文教學一定要引入就業導向觀念,及時與社會對接,在教學過程中以就業為核心,使學生學有所用,以便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位置。
2、學生的認知能力要求教學以就業為導向
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對專業課的重視程度非常高,相反對語文的重視程度非常低,學生興趣也不高。因此,中職語文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意職業能力的滲透培養,把實用性、操作性、實踐性有機融合起來,讓學生學會利用鑒賞能力和閱讀能力等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養成自覺運用語文知識的好習慣,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中職院校語文教學改革要求必須以就業為導向
通常情況下,中職院校的辦學理念都是“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這就決定了中職院校中的語文教學必須以此理念為基礎,開展教學工作。以就業為導向并不意味著拋開語文本身的教學規律和教學內容,而是從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從學生就業的要求出發,強化學生專業課程和語文課程的結合點,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突出中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方向和專業特點,從實用性出發,實現中職語文教育對其他專業課程的輔助性作用,更好的為學生的就業服務。
1、中職語文課程面臨邊緣化的傾向
從職業院校語文教學的情況看,有時候學校的語文課程往往被看成是可有可無的,課時量被任意削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職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課程的邊緣化,一方面造成了學生不能夠學習充足的人文知識,另一方面也致使老師的課時量不夠,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
2、中職院校學生對語文課程不夠重視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他們對語文課程缺乏重視,再加上中職院校學生學習能力不強、語文的基礎也相對薄弱,所以整體的興趣不濃厚,嚴重阻礙了語文教學的有序開展。
3、中職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完善
隨著就業市場化的快速發展,中職院校對語文教師教學模式的要求大大提高。但是,很多老師的教學理念還不完善,教學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在被動的接受知識,從而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進而也影響學生操作能力、實踐能力的提升,限制了學生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整合語文教材,提升教材與職業發展的契合性
當前的職業教育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為學生就業服務,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應用能力。對于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而言,為了改變教學過程中的尷尬局面,有必要從整合教材入手,強化與學生職業發展的契合性。首先,加大實踐討論內容,減少理論內容。在語文課程設置中,一定要盡量減少理論內容,加強實際問題討論內容,讓學生們能夠在分析問題中解決問題,學有所用;第二,涉及合理題目,提高學生的分析表達能力。比如,在行勸說口語訓練中,要有意識地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篩選訓練材料,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同時提高語文能力和職業能力。
2、以中職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當中職院校學生畢業踏入工作崗位之后,就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交往對象,必須要學會溝通、學會為人處世。而這種主動性卻是在學習過程中慢慢鍛煉得來的。對于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而言,必須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中訓練溝通、處理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比如,通過讓學生主動閱讀和寫作,能夠提高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寫作能力、通過讓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能夠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就是通過在學習過程中的不斷積累,提升自身的各種能力。
3、以應用型為理念,優化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
為了能夠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要求,中職院校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行”中獲得親知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運用知識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轉變教學理念,采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把新思路逐漸被運用到中職語文教學中。比如,行為向導教學法是其中運用得較為普遍的一種,行為導向教學法強調實踐,強調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讓學生通過模擬實踐活動獲得技能和知識,進而形成經驗和能力。教學應用文寫作、實用口語等應用性強的內容,如果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行為導向學習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無定法,有利于提高實用語文能力的教學方法不只行動導向教學法一種。
總而言之,學校輸送的畢業生與企業實際需要的人才要求還有著很大的差距,這也是當前中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因此,中等職業教育急需要改革,在一片討論聲中改革的方向已基本達成一致,就是以就業為導向,為企業輸送實用型人才。
[1]陳文麗.改進中職語文課程教學的三點設想[J].職業技術教育.2007(02)
[2]周建華,劉松龍.中職語文綜合職業能力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05(10)
[3]楊紅娟.淺談口語表達能力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02)
[4]劉曉慧.中職語文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J].考試周刊.2010(09)
[5]張志勇.試論就業導向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和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