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瓦房店市機械制造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如何提高中職日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
張海濤
瓦房店市機械制造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中職外語教育迎來了發展和創新的最佳時機,傳統單一、刻板的日語教學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學需求,因此,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創獨特而富有生趣的新型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今后日語教學過程的重點。本文簡要分析中職日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幾點看法和建議。
中職;日語教學;學習興趣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為國家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1]。隨著國際化形勢的需要,我國與亞太地區國家,特別是日本之間的貿易往來相當頻繁,雖然一些中職院校開設了公共日語課程,但是有的院校仍采用死板單一的日語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冷淡,造成了目前中職外語教學的困境,因此,研究如何提高中職日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十分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很多中職院校都開設了日語專業課程,然而由于學生、教師以及環境的影響,中職日語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總體形勢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生對日語學習存在誤解
日語和漢語的字面意思大體相近,相比于日語中5個簡單的元音,英語和漢語的基礎語言系統較為復雜,因此,很多學生常常抱著一種日語比英語好學的錯誤心態。在日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大都掉以輕心,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習效果自然不太理想。雖然日語中填充著大量的漢字,但是日語的語法完全不同于漢語語法,相對比較復雜,不僅有音讀和訓讀之分,而且還存在大量的音變現象,這就導致同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法中讀音也就不同,然而一些學生看到漢字并不去考慮音讀還是訓讀,狹隘地認為只要明白意思就足夠了,從而忽視了聽力和口語能力的培養,這樣的學習方法一旦成為習慣,就會誤導學生進入到日語學習的陷阱之中,為今后日語學習的困難埋下隱患。學生往往對日語學習存在誤解,認為其與漢語同出一系,并沒有深層次地理解其語法結構和文化內涵,只是簡單地套用漢語的學習模式,難以有實質性地提高。
(二)教學模式單一
中職院校的學生素質整體不高,學習興趣本就不濃,再加上教師在日語教學過程中模式單一,照本宣科,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仍然沿用著“我講你聽,我寫你記”的傳統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一味強調知識的灌輸。這樣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特別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厭惡,特別是處于青春叛逆期的中職學生,往往會加深其與老師之間的矛盾,甚至導致學生放棄學習的不良后果。與此同時,很多教師總感覺中職學生難以管教,一進課堂就感到頭疼,完全忘記了自己肩負教師育人的歷史使命,粗枝大葉,走馬觀花般地隨便講課,毫無激情可言,這種氛圍反饋給學生,也難以提高他們對學習日語的興趣。
(三)缺乏實踐機會
學習語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實踐,與人溝通交談,但是目前我國中職院校還無法提供這樣的語言環境,與所有的外語學習一樣,學生對于日語的使用基本僅限于課堂上的交流,課后基本沒有機會進行實踐,另外再加上日語學習資料如考試輔導、音響資料總體都比較匱乏,特別是高檔次的教輔與閱讀資料更是稀缺,這就導致日語難以在課堂之外得到實踐,學生最終大體上只能看懂字面意思,而難以聽懂別人所說的話,更加無法和別人進行正常的交流,最終形成了“啞巴日語”。
要想改善中職日語的教學效果,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心底里渴望學習,基于這一點,本人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提高學生日語學習興趣。
(一)改變學生對日語學習的認識
日語的學習對于很多中職學生來說都是從未接觸過的新鮮事物,在好奇心的引導下,學生具有極其濃厚的學習興趣,大多都會聚精會神地聆聽教師的講解[2]。此時,教師若能充分利用這一點,精心設計極具感染力的開場白,用生動幽默,貼近實際的語言講明中職學生學習日語的重要性,舉例說明日語的學習價值,指出日語這門語言在以后工作中的前景,加深學生對日語課程的認識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思想意識上對日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單一刻板的教學模式是扼殺學生興趣的罪魁禍首,教師應當積極加強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探索和實踐,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得學生成為課程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唱日語歌、看日語電影以及日語交流互動等形式加強學生多感官的接觸學習,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減輕學生自身的心理壓力和負擔,使得學生敢于表達自身的想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有些學生喜歡日本動漫,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情景,讓學生將其中的一些片段演繹出來,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提高他們的日語交際能力,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日語的學習不僅僅只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更重要地是提高學生與人溝通交流水平,因此,教師要開展大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將平時所學的語法、單詞、短語等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在課前,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日語實踐活動的有效性進行充分考慮,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積極尋求教材與學生認知結構之間的信息差,使得所開展的實踐活動在學生接受理解的范疇之內,從而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日語角、話劇表演、唱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融入其中,使得學生在動腦、動嘴、動眼、動手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加深對日語學習的體會,充分發掘自身的潛力,當學生覺得自己所學的日語知識有用武之地時,就會產生特別強烈的滿足感,學習興趣也能夠大大提高。
總而言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提高中職學生的日語學習興趣還有很多方法,這需要廣大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摸索創新,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開發出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1]崔爽情景教學法在中職日語教學中的應用和問題[D].遼寧師范大學,2011(05).
[2]金春梅對提升中職日語教學效果的若干思考[J].職業教育,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