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提古麗·加瑪別克
中圖分類號:G62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6-0102-01
語言是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的重要工具,提倡和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文字,將為各民族帶來更廣闊的視野,汲取人類更多的精神財富,增加更為豐富的社會體驗,提供更大的生活空間,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隨著更多少數民族家長為了子女的前程擇校觀念開始更新,他們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了一條從小學開始接受漢文化教育的道路: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會逐漸開始對漢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他們會動的,只有學好漢語才能了解和接受更多的信息和科技文化。
維大力推動雙語工作,使之成為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和進步的重要舉措。長期以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十分重視雙語學習和教育。1996年自治區黨委和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出了加強各民族干部群眾互相學習語言、文字的號召,并成立了各民族干部群眾互相學習語言文字工作領導小組,以知道全疆的互學語言文字工作。2004年4月,自治區黨委、政府從時代發展的需要和國家及民族的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語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從學校教育抓起以漢語教學為突破口,以提高少數民族教育質量為目的,大力推進“雙語”教學工作。從這些年的結果看來,自治區的雙語學習實踐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成效比較明顯,在此過程中,自治區組織、人事部門做了大量而細致的工作,從一年級就開始漢語課程,各地州黨委和政府也通過黨校或其它教學基地開設“雙語”強化班,成效顯著,其他有關部門發揮各自優勢,采取相應措施,大力培養人才。通過這些活動促進了各民族間的交往與溝通,使得“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各民族之間相互離不開”思想深入人心。少數民族的市場經濟意識和現代化管理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各族人民的祖國意識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得到進一步加強。
雙語學習是一項長期的社會系統工程,也是今后加強各部隊伍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大課題和重要任務,必須抓緊抓好,落到實處,通過雙語教學的試點與嘗試,使我們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盡管要真正實施雙語教學,還需要克服許多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但只要從我們的實踐出發,踏踏實實勇于實踐,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就會有效提高雙語教學質量。
雙語甚至多語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棉鈴的普遍性問題之一,每個民族不是面對本民族語言與國家通用語言問題。現代社會是一個工業發達,信息化快捷的社會,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信仰什么宗教,也不管你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經濟狀況,現代化進程都極大地改變著你原來的社會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由于信息網絡的發展,人們之間的距離縮短了,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人們因信息網絡而顯得近在咫尺,選擇和世界流行語進行溝通、交流將成為一種必然。雙語教學中一定要運用適當的方法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實施雙語教學,從教師、教材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三個方面來考慮的語言技能,教師的教學,以及漢語語言能力、表達對雙語教學的實施直接影響中國的標準。然而在雙語教學中漢語教學是薄弱的環節,所以在當前把漢語教學作為重點,但并不意味著放棄母語教學,而強調的是在鞏固和提高母語教學質量的同時學習漢語,這也決定了雙語教學的性質,另外,“雙語”教學的目標是培語教學不是不要母語,而是要求少數民族必須學好母語,在學好母語的基礎上掌握漢語。
今天,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漢雙語社會語言環境的形成,隨著教學理念的更新,新疆的少數民族雙語教學必定會邁開大步,為提高少數民族綜合素質,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雙語教學即能在學校里使用漢語語言進行更多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教學。學校鼓勵雙語教學是對舊的教學方法的改革,對傳統的教學觀念的改變,對舊的教學方法的改革。通過雙語教學,首先改變漢語教學重視方面,忽略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其次改變專業教學與漢語教學相脫離的現象。雙語教學將漢語作為工具和媒體,在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將起著積極的作用,所以學校加強雙語教學是在義行,是教學改革引人注目的視點,具有全面提升高職高專教學質量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