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娟


[摘 要]為適應經濟全球化需要,擴大對外貿易規模,規避國際貿易壁壘,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近年來遼寧省企業大力發展跨國并購。并購規模迅速擴大,并購領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投資區域以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企業跨國并購中存在跨國經營人才缺乏、政策支持體系不健全、并購后續文化整合困難等問題。提出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充分做好前期調研工作,正確選擇并購市場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跨國并購;遼寧省;企業;整合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5)06-0062-03
一、遼寧省企業實施跨國并購戰略的動因
(一)適應經濟全球化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發展,企業必須大力提升經營水平和競爭力。遼寧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不僅能夠占領國際市場,推動本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而且還能獲得較多的經濟回報。遼寧企業多為歷史悠久的重工業企業,生產設備老化落后,要想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經濟市場中站穩腳跟就要提升自我,而跨國并購是遼寧企業迅速提升自我、優化結構,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的快捷途徑,也是必選之路。
(二)擴大對外貿易規模,規避國際貿易壁壘
在跨國并購過程中,遼寧企業可不斷提升自身經營水平,改善產品存在的不足,對外設廠銷售,賺取外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出口損失,同時有效規避了國際貿易壁壘。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對外貿易順差,還能提高企業收益,改善我國與貿易伙伴的經貿關系。
(三)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
遼寧企業大力發展“追趕型”對外直接投資,通過在境外設立企業,可直接學習發達國家的高新技術,引進我國急需的高端人才。同時,國外分公司還可以及時獲取大量的一手信息,并將相關技術轉移到國內的母公司。
二、遼寧省企業跨國并購現狀
(一)跨國并購規模迅速擴大
2009年以來,遼寧省累計完成海外并購項目239個,其中2014年前三季度完成28個,投資總額達3.55億美元。近年來,遼寧企業跨國并購是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地快速擴張,無論是在資金還是規模上都擴展迅速。跨國并購項目數量從幾年一筆到現在的一年多筆,并且單筆并購金額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國外部分企業由于資金周轉問題面臨破產危機,人民幣逐漸走強以及我國外匯儲備持續攀升,為遼寧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有利條件。2009—2013年,遼寧企業跨國并購金額最高的為15.67億美元,最低的為3.31億美元,但始終呈上升趨勢(見表1)。僅2013年全省共完成并購找項目104個,技術引進87項,實際投資額達15.6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66%,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二)并購領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
作為一個重工業大省,遼寧省企業進行跨國并購主要集中在制造業領域。企業多年來積累了豐厚的工業基礎,結合跨國并購后的資源整合,能為企業帶來更遠大的發展前景。遼寧遠東工具有限公司是較早實施海外并購的企業之一,在并購過程中不僅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人才,而且還獲得了被并購企業的市場資源,一舉躍居全球最大的高速鋼制造商和銷售商。
(三)跨國并購目標發生轉變
前些年,遼寧工業企業投資主要在以資源類和代工工廠項目為主。但是最近幾年,工業企業投資目的發生了較大轉變,收購的目標企業主要是本行業知名品牌企業,主要是為了配合境內企業本部實施全球經營戰略,這些企業往往擁有較廣的銷售網絡、高素質管理人才、深厚的技術積累以及穩定的客戶資源等。
(四)投資區域以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
遼寧工業企業境外并購主要以美國、加拿大、日本、歐盟、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見表2),這些都是工業水平較高的國家,對于遼寧省老工業基地來說,可以有針對性地通過跨國并購來達到轉型升級的目的。2014年11月初,遼寧省三三工業有限公司成功收購卡特彼勒加拿大隧道設備有限公司,不僅成功獲得了該公司的人才、品牌和市場資源,而且還有效促進了中國隧道掘進技術進步,同時也拓展了企業國際市場份額。
三、遼寧省企業跨國并購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跨國經營人才
在跨國并購過程中,企業總部很難派出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豐富管理經驗的高端人才,由于缺乏專業化管理人才,并購后只能依靠目標企業的管理團隊來實施母公司的經營戰略。但是這種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容易削弱母公司對境外子公司的實際控制力,從而導致母公司和子公司在運營思路上無法保持一致,誘發營運、策略風險等多重風險。
(二)相關政策支持體系不健全
目前,遼寧省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相關配套政策,對跨國并購企業在資金、外匯、出口退稅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鼓勵作用。例如,2013年實行的《遼寧省企業并購專項基金》就是主要用于支持企業在海外進行跨國并購。其中,如果企業跨國并購的是科技型企業,政府就會補貼并購金額的20%,如果是非科技型項目,政府的補貼金額為并購金額的10%(單項補貼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但同時,有關企業并購的立法多散見于公司法、證券法中,缺乏一部明確的、如《海外并購促進法》的法律法規來有效引導企業海外并購活動。與海外并購相關的法律缺乏約束力和權威性,多為“條例”、“規定”、“暫行辦法”等行政性法規,且適用對象過于狹窄,多數僅限于國有企業。從而導致很多民營企業在跨國并購的過程中無法享受到國家法律的保障,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三)并購后續文化整合困難
遼寧企業實施跨國并購后最重要也是最艱難的階段為整合階段,這也是跨國并購能否成功的關鍵。在理論上講,協同公司并購只產生預期的效果。企業在并購之后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和矛盾,包括境內與境外公司在文化融合、子公司自身的經營與管理問題等。處于磨合期內,需要企業做大量的前期準備,不能因為并購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與發展。從HTC與聯想并購失利的案例來看,跨國企業并購要想成功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及詳細周密的計劃。目前,遼寧省大部分并購案例尚未取得預期的滿意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在并購后的整合和管理方面存在重大問題,無法利用企業自身優勢合理有效配置資源。endprint
四、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
1.加強專業人才培養
人才短缺是遼寧企業跨國并購中面臨的最大問題。遼寧省應大力促進高等院校與跨國并購企業的交流與合作,把人才培養擺在首要位置,同時加強高端管理人才引進。培養一大批具有國際眼光的跨國經營管理人才,使其通曉國際經濟運行規律、熟悉外國文化以及法律法規。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組織的作用,定期組織跨國經營人才培訓。加強與國際性財務、法律、信譽調查等專業機構的合作,幫助遼寧省內相關社會服務組織轉型升級,積極吸收、培養能夠勝任跨境并購業務的顧問、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
2.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
從國際經驗看,日本、韓國等國在跨國并購發展初期,均對跨國并購企業在資金、稅收優惠、信息咨詢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實踐證明,這些措施有效推動了各國海外并購的快速發展。遼寧省也應設立企業跨國并購專項資金,對于符合遼寧產業發展戰略的境外投資、勞務合作以及承包工程等項目給予一定補貼,加大對跨國并購企業的財政扶持力度。政府相關部門要切實轉變職能,加強對企業實施跨國并購的統籌規劃和指導,充分發揮指導、協調和信息咨詢服務等功能,支持協助跨國并購企業選準市場、項目以及合作伙伴。
3.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遼寧省應進一步加大對跨國并購企業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僅要出臺相關政策,還要給予跨國并購企業一定自主權,主要指對內對外的融資權。對內融資權就是國內銀行應充分發揮作用,向跨國并購企業提供低息甚至無息貸款,除此之外政府還要允許銀行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為跨國并購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對外融資是指跨國并購企業除了在本國籌措資金外還要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措資金。政府可設立專門為跨國并購企業服務的投資銀行,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讓企業在并購過程中無后顧之憂。
(二)企業層面
1.充分做好前期調研工作
并購前的目標選擇、市場調查、可行性評估都是直接關系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企業應進行嚴格的分析比對和估算,對于未來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科學評估。對并購企業所在國家的地理條件、人文、政策等方面信息進行充分調查。遼寧省一些企業在跨國并購前,往往沒有做好深入細致的前期調研,在對并購環境缺乏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就盲目投資,從而導致企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如鞍山企業收購加拿大一家小型礦廠,前期沒有進行可行性評估,花了上百萬人民幣換來了一堆債務,并購案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2.正確選擇并購市場
企業要想正確選擇并購市場,首先應樹立科學的市場戰略目標,還要具備相應的并購條件,包括外部環境和內部質量,外部環境一般包括國家政策、經濟制度、法律、文化、科技以及市場等因素,內部質量就是企業自身的經濟實力還有市場份額等。因此,企業可以選擇邊緣戰略和常規戰略。邊緣戰略是指選擇在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實行并購,開拓新興市場,積累經驗,等到機會來了,企業自身實力足夠強大了,再向發達國家和地區尋求并購機會。
雖然遼寧省企業目前還不具備足夠實力開展全面的大規模并購,但是已經有一些企業具備了向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軍的實力。這些企業可以實施常規并購策略,即與歐美發達地區的大型公司洽談,收購股份或直接并購其子公司,以此來學習和引進他們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并尋求機會壯大自身實力。與此同時,還可以在常規并購基礎上進行邊緣并購,兩者有機結合,以期達到良好的并購效果。
3.有效進行文化整合
目前,遼寧省企業跨國并購案例數量雖然較多,但是成功率并不高。2009年至今,遼寧省239個海外并購項目中,僅有72項取得了成功,成功率僅為30%,雖然高于25%的國際平均水平,但是如此高的失敗率也值得我們深思。跨國并購是一條發展的捷徑,1+1>2的夢想,讓無數企業前赴后繼。但這條捷徑,卻也充滿著坎坷與荊棘,太多的企業沒能完成它們最初的夢想。著名的“七七定律”就曾指出,70%的并購沒有實現期望的商業價值,而其中70%失敗于并購后的文化整合。將產業結構、管理水平、資產狀況、企業文化完全不同的兩個企業融合在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購中更大的風險在于交易完成之后的整合問題。經營管理和研發隊伍的培養,不是在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在市場環境中,企業必須考慮到輸出管理隊伍以及各個運作環節與現有業務如何配合,使被收購企業有足夠的業務拓展能力。因此,并購之后企業必須踏踏實實地進行整合,使并購對象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汪巍.中國企業跨國并購的戰略選擇[J].經濟師,2013(11).
[2]尹中升.論以跨國購并模式實現企業技術創新戰略[J].生產力研究,2014(2).
[3]胡國杰,王宇鋼,王雪艷.遼寧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
[4]閆飛.我國企業跨國并購的融資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3(9).
(責任編輯:馬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