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永
【摘 要】新課程改革為學校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打開了很大的空間。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以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求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學生。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關注學生發展,強調教師成長,重視以學定教,是新課程改革的三大理念。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同時還要滿足教師的個體發展需求,以及對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觀念、教學策略、教學結構及師生關系都要發生改變。
一、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
教學的過程本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所以教師必須從課堂的“主角”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引者,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同時新的課程標準也不是要求每個學生在任何方面都要全面發展,而是應該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發揮學生的長處,而不應該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評價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所以,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不應該對其批評,而是鼓勵其個性發展。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應只是傳授給學生死板的知識,或者標準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同時,教師也應該不斷豐富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在活潑的課堂氛圍內得到啟發,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總而言之,在新課標下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對課堂形式、教學內容進行革新,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
二、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最理想的學習課堂是讓學生們輕松、和諧地互動交流,以對對完成教學任務,實現學生積極思維、自主學習、創新發展的教學目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呈現情景交融、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的美景,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認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其思維能力逐步提升,讓課堂中充滿新活力,激發學習興趣。
互動、和諧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氛圍。教師熱愛學生,信任學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提高課堂效率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
三、改革教材內容
傳統的教材由于編寫年代較久,其內容有很多地方不能適應現代的需求。而新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將很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也會提升學生閱讀課本的興趣。和傳統教材相比,新課標下的教材在封面設計、內容安排和圖片說明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在內容上減少了知識含量,在知識難度上也有所降低,這就降低了學生的理解和背誦難度,減少了不必要的記憶內容,為學生創造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加強了課本與學生生活的聯系,使小學語文課堂貫徹一種人文主義精神。
四、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學習資源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整合各種教學手段,突出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讓學生在形象生動的情景中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切不可喧賓奪主,切不可忽略了學生的自我體驗和品位。曾看到一則《趙州橋》的課件,該課件以大量的圖片資料展示了趙州橋的地理環境,全貌。卻沒有用于解決課文重點“抓住重點詞句正確理解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及難點“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的內容。運用這種課件教學,由于忽視了教學目標,學生不能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旨,頭腦中只是一些趙州橋的外觀及周圍環境的零碎畫面。
在語文教學中引入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課堂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教師在設計課件時,首先應明確目的,如何才能把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表達清楚;其次教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語文教育重在對語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語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為語文教育的主導性手段。
五、加強語文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是“新課標”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在“教學建議”中要求:“語文教學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我認為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應該以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以培養他們的語文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嘗試――發現”為基礎方法,組織指導學生在問題解決的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如引導學生利用書信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用書信與他人溝通,解決矛盾,增進友誼),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解決自己關注的問題(吸煙的危害、合理膳食、參與自己喜歡的課外學習活動等)。
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系,還應該引領學生融入現實社會,投身于大自然,以充實他們的生活;組織學生參觀訪問、開展調查研究、多做實踐活動,以引進社會上豐富的語文教育資源;指導學生適度、科學地接觸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