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鸞
【摘 要】鋼琴教學是高校音樂教育的重點內容,是培養學生藝術審美素質,促進其身心協調發展的有效手段。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我國進一步擴大了高等教育招生范圍,高校學生日益增多,這使得高等藝術專業人數也呈現出了上升趨勢。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使得生源綜合素質和音樂基礎很難得到保障。另外,加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也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使得教學有效性較差,當前高校鋼琴教學面臨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創新改革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針對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構建展開研究。
【關鍵詞】高等教育;鋼琴教學;教學模式;構建與創新
鋼琴發明至今已有百年歷史,被譽為樂器的“王者”,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由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利在一七零九年發明。當時鋼琴是一種既復雜又昂貴的樂器,只有皇室和貴族才有機會接觸和學習?,F如今鋼琴已成為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重要課程,深受學生喜愛。但當前高校鋼琴教學現狀并不理想,教學有效性較差,依然停留在老模式、老思想當中。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鋼琴教學需求。想要提高高校鋼琴教學有效性,便應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
一、當前高校鋼琴教學現狀
音樂教育目的是激發學生想象思維,讓學生感受來自音樂的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音樂教育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鋼琴教學是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組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鋼琴演奏能力和欣賞能力的主要課程。在教學中學生多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學生積極性并不高,僅是在模仿教師,其自身并沒有真正理解鋼琴知識點和所學習的內容,這種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現代教學[1]。另一方面,教學設施不完善、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也影響著高校鋼琴教學的順利開展。想要有效發揮高校鋼琴教學職能,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就必須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模式,豐富教育手段。
二、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建構思路
1.更新教育理念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擴招政策的實施,藝術專業人數不斷增多,所以學生綜合素質和音樂基礎參差不齊[2]。在教學模式構建中,教師應對這一特點進行考慮,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次教學,區別對待不同基礎的學生,主動挖掘學生興趣,尊重學生個體,調動學生鋼琴學習積極性,合理確鋼琴教學目標,加強對基礎薄弱學生基本功的訓練,提高這些學生的音樂基礎水平,基本功練習中不可求快,應穩中求進,使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基礎是后續學習關鍵,強化學生基本功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應加強對學生音樂素質的開發和培養,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音樂中傳達的情感,使學生在鋼琴彈奏中也能投入情感。
2.創新傳統教學方法
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效果不理想和教學方式方法落后有著直接關系,陳舊的教學方法已不適用當代大學生。想要改變高校鋼琴教育現狀,就要先改變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老模式。應充分利用實踐和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實踐能力[3]。例如在教學中融入演奏、互動、合奏等內容,通過情景教學、表演教學、合作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這樣一來教學內容將大大的被豐富,豐富多彩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學習動力的產生,課堂氣氛也將更加融洽,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學習效率更高,記憶更牢固。
3.融入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起來的新興教育技術。現代教育技術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更能夠使抽象的音樂知識變得簡單易懂,為學生帶來生動形象的鋼琴課。例如教師可在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動畫將鋼琴知識展現給學生,還可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音樂影片片段,讓學生去聆聽去感悟作品中傳達出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師還可利用如cool edit等音樂制作軟件,幫助學生錄制曲子,讓學生聽到自己的彈奏,這不僅能夠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還能夠使學生對鋼琴學習產生興趣和信心。
4.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師專業素質
教師素質對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高校鋼琴教師不但要具備較強專業技能和過硬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擁有音樂素養和人格魅力。教師是教學開展的基礎,離開教師教學無從談起,所以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提升,強化自身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
三、結束語
教學質量的好與壞有教學模式有著直接關系,新時代背景下,傳統鋼琴教學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想要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發揮鋼琴教學職能,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明確教學目標,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育手段,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參考文獻:
[1]徐梅玉.淺談高校音樂教育中鋼琴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湖北師范學院,2012,13(11):119-124.
[2]周言菁.當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J].湖北師范學院,2013,16(11):129-132.
[3]李文搏.我國現代音樂教育的現狀及解決對策[J].浙江師范大學,2011,11(14):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