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義軍
【摘 要】為實現單純的生物體育觀向三維度體育觀轉變。體育教學過程,以目標統領教學內容,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籃球運動的興趣與愛好,分層遞進,因勢利導,面向全體,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人人主動參與,互動交往,團結進取,開創籃球運動教學的新運作機制。
【關鍵詞】高中;籃球教學;學生興趣
近幾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體育興趣的培養問題引起廣大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但是,如何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值得我們不斷探討的問題。我們過去更多的是通過改善課堂教學氛圍,變換教學方法,調劑教學內容來實現這一目的。當然,這種做法有其利用的價值,但在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我們從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視角去梳理更顯得有必要。筆者就這一問題對高中學段學生參與“自主選擇、自主鍛煉、自主評價”活動研究作一些嘗試與反饋,對高中學生體育興趣的張揚,淺言自己膚淺見解與認識、拋磚引玉、供同仁發展。
一、正確引導,激發興趣
高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的高峰期,他們對問題與事物都具有自己的見解。在籃球運動教學中,上好第一節理論課,介紹籃球運動的發展很重要。并且理論內容一定要與實際事例結合起來講解,營造寬松、和諧、求實的課堂氛圍,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另外,還應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觀看教學錄像,并結合各個比賽進行點評,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為以后適應社會奠定基礎。
二、合理梳理教材,提高興趣
我們在選擇籃球運動學練教材內容時,既考慮到現在學生的接受能力、體能、體力,又要從原有基礎考慮,選擇學生通過努力學練都能掌握的教材。如果選擇教材難度系數過大,大部學生可望不可及,就會失去自信心。這樣不但影響繼續學練的興趣,同樣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恰到好處地搭配好教材的縱橫之間的關系,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事半功倍。所以,在選擇教材內容時,既要有的放矢,又要針對項目的具體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科學選擇。
三、因勢利導,培養興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例如,教籃球“三步上籃”時,技術動作可分為五步教學:第一步是先在籃下最佳位置,學習原地單手肩上投籃,體悟手指撥球的感覺。第二步是練習者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后退一步,學習左腳向前一小步,同時起跳完成上述動作。提示學生步子不要太大,上步要快,起跳時左腳用力蹬地,盡量高跳以克服和避免向前沖力過大。第三步是練習者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再后退一大步,右腳先跨一大步,左腳快速跟進一小步,起跳投籃。左腳跨步時,雙手將球持于腰腹間。第四步是在第三步的基礎上,適當距離,左腳在前,接同伴拋起或傳的球或自己運球,再雙手持球完成上籃練習。第五步是在熟練后,逐漸加大拋接球的距離,也可以學生自己做運球,完成上籃練習。動作口訣是:“一大、二小、三高跳”。這樣技術動作要點突出,簡明扼要,不僅可以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還可以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學生躍躍欲試的激情油然而生,從而升華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由此可見,籃球運動教學過程能否因勢利導,達到張揚學生學習興趣,這與我們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真備課有著很大的因果關系。為此,我們教師只要在工作實踐中不懈努力,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絢麗多彩的體育課堂會不斷張揚學生參與學習體育的興趣。
四、釋疑解難,穩定興趣
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讓學生享有公平的教育,讓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彰顯。只要我們把課堂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教師放下架子,置身于學生平等和引導的位置,相信我們的體育教學定會滿堂生輝,我們定會有新的體悟。如籃球運動步伐移動活動教學,學生一般都不感興趣。但教師適當加入趣味性的報名游戲或躲閃游戲等活動。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但提高了學生學練興趣,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又能提示技術動作的內存關鍵。另外,還可利用籃球游戲或小競賽等形式教學,多讓學生動腦,創造性的思維,并且讓學生自主通過正、誤動作對照,促進學生了解、理解、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實踐證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對穩定學生學習興趣,熟練技術動作日見中天。
五、教體延伸,發展興趣
實踐證明,體育課堂教學向課外活動延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興趣、發展興趣,提高運動技能運用能力的有效機制。學生在體育課上學到的基本技、戰術都渴望在課外活動中得到展示。所以結合學校實情,經常開展豐富多樣各種類別的課外競賽活動,如班際賽、年級聯賽、俱樂部賽等等,讓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參與,是張揚學生籃球運動樂趣的好辦法。我們還可以利用知識競賽來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基礎知識的了解與理解。并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結合規則進行解答,強化學生籃球運動技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