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莉
【摘 要】傳統的數學題目一般是向學生提供固定的答案,條件都是完備的,只需在規定的框架下進行解題即可,在答案的構成上往往具有唯一性,這樣雖然鞏固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但是,不利于學生的創造性、邏輯性、形象性等思維的發展,容易造成學生固定的思維模式。這就要求我們適度的引入開放性題目,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更多的不確定性,有利于學生處理問題的全面性考慮。
【關鍵詞】小學數學;開放題教學;思維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在教學中,由于開放題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和多變性,這樣通過使學生接觸適當的開放性題目,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為學生展現自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探索的過程中,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小學數學開放題在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小學數學開放題目的特征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一般認為,小學數學開放題目具有以下特征:
(1)條件不完備,結論不確定。相對于傳統的封閉型題目而言,開放性題目的條件相對不充足,往往需要在探索中進行補充,甚至分類討論,或者條件中蘊含著多項可能性,需要學生根據條件的內容進行推斷得出正確的結論。
(2)答案不確定。這類題型往往根據條件的判斷,最終在不同的范圍內得到不同的答案,這類題目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思考方法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態度。
(3)條件、結論、策略都具有開放性的題目。這類開放性題目一方面,對于同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思維角度去研究,并隨著條件的變化,會出現多個結論,或者沒有結論,這是條件或結論的開放性,而在解題過程中不同的解題技巧和解題思路都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例如,小明回家,它可以經過中間的超市,也可以不經過,但最終都能回到家,只不過是,回家的策略不一樣。這種稱為策略性開放。
二、小學數學開放題在教學中的思維能力培養的應用解析
從目前的教育實踐來看,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還是以大量的常規題為主,而開放性題目相對還較少,但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并隨著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下,開放性題目在小學數學每章節課后習題中都會出現一兩道,同時,在學生課外的學習資料中也會經常見到開放性題目,這就為開放性題目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可能性。為了更好的利用開放性題目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以下建議:
(1)用于動手分類教學。由于數學的抽形象,在小學低年級的學習中會有一定的思維困難,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們進了運用較為直觀、形象的東西,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分類,來完成開放性題目的教學。例如,“24個蘋果,怎么分恰好沒有剩余?有多少種分配方法?”對這類開放性題目,可讓同學自己直接動手分,若沒有蘋果,可以采用其他東西假設為蘋果,在這個探討過程中,學生切實的感受到不同的條件會有不同的分法,并且,還學會運用假設的方法,從而引導了學生發現規律,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的取嘗試,提高自己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雞兔同籠問題”、“路程問題”、“工程問題”高年級相對較難的問題,通過鼓勵學生多猜、多試,能夠有效地發現問題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師生互動。對于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持久性不足的問題,老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多加引導,加強師生的互動關系,對于開放性題目,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這過程中就是監督、引導,避免學生偏離教學目標。老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來合理的設計一些開放性題目。例如,“對于回家路線選擇的問題”,可以通過分組讓學生討論,這樣增加學生的思維交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3)應用題的教學。應用題是小學教學的重要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理論的能力。將開放性題目應用的應用題教學中,可以根據題目的內容選擇相應的條件,通過條件的變換等來解決相關的題目。在解題時,需要學生根據題目的要求,自己去補充條件,已得到答案。例如,“蘋果14元/袋,桃子25元/箱,荔枝36元/箱,圓珠筆2元/支,梨16元/袋;若張三花43元,則他都賣了那些東西?若買一袋蘋果該怎么付錢?通過這種開放性題目,可以將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有效的培養其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開放題在小學數學中的教學應用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路,使學生認識到結論的不唯一性,使學生認識到結論的條件性,同時還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并突破了傳統的邏輯思維,為今后學生走向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麗萍.挖掘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實踐性——小學數學開放有效應對策略[J].華夏教師.2015,(01):
[2]馬雪清.淺析小學數學開放題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0,(28):
[3]曹英芳.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08,(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