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愛華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課程教學中占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因此,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其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同時,由于小學語文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責任,因此高校在課程設置中必須提高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本文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入手,詳細闡述了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教學質量。而由于小學語文教學承擔著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發展的責任,因此,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應提高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優化的重視,并將其付諸于實踐。以下就是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詳細闡述,旨在其能為我國高校教學發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參考,并推動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實現進一步提升,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人才。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設定方面的問題
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從教學目標設定方面來看,部分高校在設定教學目標時由于其未結合高校實際發展狀況,因此很容易導致在目標設定時出現設定范圍較大的現象。例如,部分教師為了培養學生思維發散能力的提升,其在教學過程中就會設定“提高學生邏輯思考能力”的教學目標,該目標未明確表示出具體的入手方向,因此實施起來會比較困難。其次,教師在對教學目標設定時,由于其未對教學中的重點進行深入分析與理解,從而導致目標設定出現不明確的行為,同時當教師將目標傳達給學生時,學生也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落實。再次,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未采取相應措施凸顯出目標的重要性,因此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完成有效的落實。對于教學目標設定方面的問題,高校教師應予以高度的重視,并確保在實踐教學中能利用教學目標來調整教學環節。
(二)閱讀教學內容引導方面的問題
閱讀教學內容引導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未設置合理化教學重點上,部分高校的教師在小學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未根據教材內容設置相應的重點,因此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能學習到教材中片面的知識內容,無法更為深入的理解相關重點知識。其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都開始采用多媒體等先進的設備進行教學。在此環境下,教師為了讓學生能在有限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內容,因此忽視了在教學中突出教學重點。此現象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常常出現短暫記憶的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的急于求成,應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接收能力來優化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內容。
(三)教學方法選擇方面的問題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注重將漢字和句子的教學放在教學的首位,而忽視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著其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提高對其的重視。其次,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未根據學生對知識理解程度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最終致使學生在頻繁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知識難點時,將出現消極的學習行為。再次,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因此致使學生在無人指導的閱讀環境下,無法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另外,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過分依賴多媒體等教學設備,也將嚴重影響教學目標的快速實現。
二、課堂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
為了加強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對教材的內容進行全面了解,進而在此基礎上設定科學化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設定過程中,要求教師要確保該教學目標的設定符合現代教學要求,即要確定該教學目標能著重提高學生對價值觀的認知等。與此同時,教師在開展教學任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制定的教學目標來執行,并在實踐教學中將教學目標滲透給學生,促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也能堅守該目標,提高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的提升。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其主要渠道就是通過文字與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來完成??茖W化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境可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意境,從而學生在良好學習環境的熏陶中也能開始逐漸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而教學目標制定又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好與壞,因此,在課堂閱讀中結合教學任務制定教學目標對學生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在教師中完善此環節,最終達到最佳課堂閱讀教學狀態。
(二)正確的解讀文本,確定閱讀教學的內容
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制定之后,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具體實施情況來設置閱讀教學內容。并在傳統教學內容中增加一定的語言藝術、手法特色的教學等,促使學生在實際課堂中能提高自身各個方面的技能。但是,在確定閱讀教學內容時,要求內容的設定一定要符合教學目標要求,進而確保二者的和諧統一。小學語文閱讀內容的確定,要求教師在此之前要對教材進行通讀,然后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目標來確定教學的重點。閱讀教學內容的確定使學生可以更好把握到閱讀中重點內容,并對其進行深入的理解。若教師完成了閱讀教學內容的制定,那么其即可在原有的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加工、調整。確保教師與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中達到較好的互動狀態,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選擇恰當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其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實現教學方法的優化。對于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由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著推動作用,因此,選擇教學方法時,教師首先應考慮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然后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相關技能。例如,某教師在對《人間處處有真情》這篇閱讀進行講解時,其就選擇了提問的方式來完成相關教學。在此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發問,可促使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環境中。情景教學模式等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師在選擇此方法進行教學時,應考慮到其是否適合當實際教學環境,以便確保教學方法選擇的合理性。
三、結論
綜上可知,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小學語文閱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高校應提高對其的重視,并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首先根據學生未來發展來制定科學化的教學目標,從而在確定課堂教學內容時可通過結合教學目標來確保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發展要求。其次,教師應摒棄傳統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灌輸的行為,在恰當的教學環境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加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天寶.論教學的有效性及其提高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2,23(02):112-114.
[2]張俊.論有效教學情境的營造與素質教育的實施[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23(06):213-215.
[3]申繼亮.高校教師有效教學的特征分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4,44(1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