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文
摘要: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教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對文字的意義有更深入的理解,還能帶動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意愿,讓語文課堂更加高效。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把閱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積極探索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讓教學的效率得以提升,讓學生通過閱讀學到有用的知識。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然后剖析閱讀對于學生的能力的培養所具有的意義,最后提出了幾點讓閱讀課堂更加高效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
前言:目前,在我國初中語文的課堂中閱讀教學的效率并不是很高,這種情況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和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閱讀教學是新課改的重點改革內容,但是我國初中語文的閱讀課堂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手段,將閱讀教學的效率提高上去。
一、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學途徑高效多樣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進程,教育的形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整體的方向正在變得更加具有高效性和多樣性。教育改革推動著教師不斷探索出適合時代發展的新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對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好處,而且對促進提高教學的質量也是很大的益處。隨著時代的快速進步,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的途徑不再局限于語文課堂,通過網絡等學生也可以不斷豐富自己的語文素養[1]。這些新鮮的教育資源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對于語文學科的發展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教育的發展是沒有停歇的,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會不斷有新的問題出現,只有不斷的探索新的方法將問題解決才能讓教育事業向更遠的方向進步。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不強,寫作水平也有待提高,這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是不利的。只有將這些問題解決保證語文教學的長足發展。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只有將閱讀學好,才能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通過閱讀,學生不但可以鞏固自己平時積累的語文知識,還可以在閱讀中鍛煉對問題思考的能力,對語段分析的能力和對中心思想的感悟能力。
(二)為寫作作文積累素材
語文學科的各個部分是相輔相成的,閱讀能力的提升可以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閱讀,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在對以往知識鞏固的過程中又積累到新的語文知識。閱讀材料的豐富性會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養料,如果學生在閱讀時養成記錄的好習慣,這些知識都可以為日后學生進行寫作提供廣泛的素材。
(三)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現在的語文課堂中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對語文教學的進步是一個極大的阻礙。語文教師為學生尋找符合學生的興趣點的閱讀內容就會激起他們主動的閱讀的熱情[2]。通過不同的閱讀材料學生可以從中學到不同方面的知識,這會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要想讓閱讀教學變得高效必須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并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以便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教學方式的多樣性可以為學生提供適合閱讀的環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分角色表演課文或者將學生分成小組對文章進行討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給學生提供彰顯個性的機會。
比如,在學習《沙與沫》這首散文詩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介紹一下詩歌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基本情況,讓學生對詩歌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示范大聲朗讀這首詩歌,朗讀時要注意使用豐富的感情,語音語調要富于變化,啟發學生通過詩歌對自然、對社會、對人性產生思考。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自己的閱讀方式大聲的朗讀詩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加充分的體會詩歌的內涵,閱讀教學的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二)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設計教學的內容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適合學生閱讀的方法,為學生創設出更容易理解閱讀材料的教學環境。通過豐富的場景將學生閱讀的熱情激發出來,從而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3]。語文的閱讀材料內容豐富,涉及范圍廣泛,因此教師需要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為學生設計合適的學習方案,為學生創造更利于理解文章的氛圍。多媒體可以為教師創設出豐富的閱讀環境提供很多的幫助,通過視頻、圖片等教師可以讓閱讀的內容以更加直觀生動的形式展現給學生。
(三)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應該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枷鎖,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更多的機會主動去參與課堂,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在閱讀中積累經驗,收獲成長。教師在上課時要盡量與學生進行多角度的互動,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改變以往學生認為閱讀課堂枯燥無趣的想法,讓學生真正從心里喜歡閱讀。
比如,在學習《家書》一文時,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可以向學生提問,讓他們分享一下自己與家人一些有趣的小故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很容易被激起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快速融入到課堂學習的氛圍中。
結論:總而言之,初中階段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符合新課改的發展方向的,對于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意義重大。因此,教師要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方法,找到教學中的弱點,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準,為學生打造豐富多樣的語文課堂,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從而全面促進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劉金娟.高效課堂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華夏教師,2014(11):66
[2]王繼青.談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08):76
[3]黃美苑.淺談高效課堂中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4(0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