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雖然小學語文教學內容比較簡單,但由于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很多問題。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以較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小學生對于未知事物往往保持非常強烈的好奇心正中好奇心,好奇心能夠促使他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對某一學科的興趣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本文立足于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我們處在一個中文的環境中,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一定的幫助,但是部分教師存在著僥幸心理,認為既然學生每天都處在中文語言環境中,那么語文教學就不必過分苛刻,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差,如果把這種錯誤的看法帶入到教學過程中,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學習熱情。小學語文教學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漢字,還要通過古詩、記敘文以及各種體裁文章的教學來,豐富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為初中、高中階段更加深入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避免因為學習內容難度跨度大而造成問題。為了給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動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興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主動掌握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
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需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在此之前,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學生的語文基礎情況,這樣可以確定后期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教師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的語文學習的態度是影響學習效率高低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了解完了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后,教師也可以經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從中發現學生的興趣點,盡量多的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相結合,以學生自身的興趣為切入點,把學生的興趣由其原來的興趣點逐步過渡到語文學習上。例如在學期初,教師可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盡量細致化,為了充分發揮該調查的作用,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細節化,可以設置類似“你喜歡上語文課嗎”、“你認為語文課上的哪一部分比較有意思”、“你對語文教學有什么意見”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首先教師可以把握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度,其次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對于哪一類事物比較感興趣,這對于改進教學方式有一定的幫助。除了學期初的調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
近幾年來,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其普及度越來越高,在教學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改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所引發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視頻或音頻,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課堂上的參與度,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另一方面可以以更加生動有趣的形式把語文展示給學生。由于小學生年齡小,他們對文字往往沒有非常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卻對音頻與視頻具有一定的興趣度,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征,在備課的過程中,盡量把教材上文字所表達的內容用視頻或音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相比于單一的教學方法來說,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非常大的優越性,它充分利用了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非常大的幫助。例如在《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想要充分表達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僅僅用文字來是不夠的,學生不會產生更加直觀的感受,體會不到廬山瀑布的壯觀,更無法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先播放一段瀑布的聲音,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播放有關廬山瀑布的視頻,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促使學生發現語文學習的趣味性,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
由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種教學方法逐步得到推廣,當學生可以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后,他們就會逐步發現語文學習趣味性的一面,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內的實際情況,制定合作式教學的詳細內容。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基礎情況和學習態度,把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在課堂上,把由一個人完成的任務以小組合作解決的方式留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得出統一的結論,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度,避免學生出現抵觸語文學習的狀況,還可以把原本嚴肅的課堂轉變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活躍狀態。在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問題,首先,分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要考慮到基礎教好和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在討論的過程中給予基礎較差的學生以幫助,使學生之間能夠取長補短。然后,題目難度的設置要適中,題目涉及的知識面要適中,這樣可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自身的狀況,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小學生具備很強的發散性思維,在不同的情況下,一個人可能會對同一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的想法更不一致,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總之,合作式的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下單一的教學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使語文學習不再單一枯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結語: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一門技能的過程中是如此,在學習文化課的過程中更是如此。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作用就更加重要,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簡單,而且比較單一,如果僅僅按照傳統方式教學,學生往往很難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的熱情,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當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時,無論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遇到怎樣的困難,他們會努力去克服,而不僅僅是逃避。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培養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個人發展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教師要通過教學方法的更新來達到這一目標。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工作的開展[J].張金.語文學刊. 2013(02)
[2]趣味識字 讓識字課更加有效[J].趙鳳英.考試與評價. 2013(01)
作者簡介:楊冬梅(1964年-),女,九臺市興隆中心學校,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