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 要:在當今這個大環(huán)境下,無論各行各業(yè),獨自一人是很難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都需要相互合作。教學也是如此,對于初中物理,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單單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夠增加大家的彼此信任感,促進整個學校甚至于社會的和諧。對合作學習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學簡單地進行了闡述。
關(guān)鍵詞:合作學習;初中物理;教學;措施
現(xiàn)在的兒童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從小便是獨自一人,沒有什么兄弟姐妹,大多都有些自私的傾向,更加不懂得共同分享,缺少合作的精神,所以,在初中階段探討合作是完全有必要,也是完全可行的。合作是當今學生所缺少的技能之一,意識到合作的作用并實施下去,在教學中有著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一、合作學習理念
合作學習,指的就是大家全力合作,不可一意孤行地行動下去,如果大家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就喪失了合作的魅力。那么在教學中又怎樣來實行呢?首先,我們要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幾個學生為一個團隊,視為一組,然后根據(jù)教材中的實驗,讓大家一起動手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例如,蘇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上有這樣一個實驗,先要準備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車,把棉布鋪在水平木板上,將小車從斜面上釋放,記下小車最終停在棉布上的位置;然后把棉布拿掉,將小車從斜面上釋放,記下小車最終停在木板上的位置;把玻璃板放在水平木板上,將小車從鞋面上釋放,記下小車最終停在玻璃板上的位置。這個實驗,我們可以一齊動手去做,每個人可以分工操作,大家通力合作,即為簡單的合作學習。
二、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分組散漫,效率低下
大家共同做實驗,有的學生很積極應(yīng)對,而有的卻不想親自動手,只等著其他同學操作完成之后記錄一下即可,這樣便完全失去了合作的目的。大家坐在一起做實驗,盲目的討論、散漫的態(tài)度,越發(fā)偏離了合作的本質(zhì)。每個人必須積極應(yīng)對,發(fā)現(xiàn)其中的興趣,只有動手去做,親自感受,才可真正意識到合作的內(nèi)涵。
2.教師不能充分參與其中
有的教師讓學生自己做試驗之后便不管不問了,對學生放任自流,最后檢查一下結(jié)果便完事,教師這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使學生也越發(fā)不重視實驗。沒有了教師的監(jiān)督,學生像草場上的羊群盲目亂跑,一點也起不到原本的目的,使效率低下,完全喪失了合作理念。教師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要充當管理監(jiān)督者,不能只是在一旁看著,而不參與其中,學生的合作也離不開教師的時刻督促。
3.合作意識薄弱
分組討論,大家湊在一起做實驗,分工搭配,本來可以很好地提高效率,但是,在大家的理念里沒有合作,只是自己忙自己的,完全沒有任何的合作意識。而且,初中的學生活潑好動,在一起就只會瞎胡鬧,反而降低了效率。
三、正確運用合作理念,提高學習效率
雖然是學生合作學習,但是教師也不能置身事外,撒手不管。教師應(yīng)該充當起監(jiān)管者的角色,時不時地監(jiān)督學生的進程,不能完全地放任自由,聽之任之。學生大多都喜歡玩耍,湊在一起更免不了吵吵鬧鬧。如果這時能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出合作的力量。教師也可以幫學生分工,時刻提點學生,這里,可以分為四項要求。
1.教師也要合作學習
在學校中,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學生會時刻注重教師的行為舉動,若教師都不能做到與他人共同合作,相信學生肯定也會學樣的。
2.明白每個學生的特點
分組也要有針對性的,不能盲目地亂加分配,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要在每個小組中有搭配,這樣才可提高效率。
3.教師的督促是必不可少的
學生好動,尤其是分成小組,大家愛玩的天性暴露無遺,在一起免不了要亂說話,這時就要求教師的參與。教師的監(jiān)管到位,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合作的目的。
4.要有充分的目標
教師要為學生制訂一個明確的目標,讓學生列出方法。但是,也不能把目標設(shè)置得過于困難,太難了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若太簡單也失去了設(shè)置目標的目的。教師也可有一些獎勵制度,若小組完成得很出色,可以表揚小組中的每個成員,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喜悅,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大家彼此之間的相互信任。
總之,合作學習是重要理念,它不僅可以促進大家團結(jié)的意識,也可提高辦事效率,促進彼此的友好信任。但是,即使大家通力合作,也不可忽視獨立思考的重要性。你有一個想法,我有一個想法,大家交換一下,每個人便有了兩個想法。所以,前提還是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合作是在一起互相交流認識。合作可以促進大家的溝通交流,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使大家更加協(xié)調(diào)合作,也可以在一起互相學習,增加更多優(yōu)秀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李彩梅.關(guān)于初中物理教學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思考[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1(17).
[2]趙可義.關(guān)于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討[J].考試周刊,2012(84).
[3]秦小惠.初中物理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yīng)用[J].數(shù)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1(03).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