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紅宇
摘 要:小組學習模式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方面。所以,為了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更為了將課堂面向全體學生,在素質教育下,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并在認識到小組學習模式的應用意義中確保該模式價值最大化實現,進而確保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小組學習;小學語文;應用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是語文課改下所提倡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在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一言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該理念的貫徹落實。而小組學習模式的實施不僅能夠打破傳統的“一言堂”,有意識地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更有助于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學習模式進行論述,以期能夠確保語文課程目標最大化地實現。
一、何謂小組學習模式
所謂的小組學習模式是指讓學生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為單位進行學習活動的方式。該方式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使學生在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從而在給課堂注入新的生機的同時,也確保課堂效率最大化地實現。
二、實施小組學習模式的意義
小組學習模式作為一種被廣泛推廣的教學方法,其意義不僅體現在提高課堂效率上,那么,實施小組學習模式對語文教學有哪些意義呢?
1.打破傳統課堂的沉悶,給課堂注入生機
眾所周知,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一直采取的是教師“一言堂”模式,導致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更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而小組學習模式的實施將課堂主體地位歸還給了學生,教師不再是主宰者,直接打破了以往課堂的教師“一講到底”的模式,這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2.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發展才是課堂的出發點,所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不僅能夠凸顯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而且也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3.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和合作意識
小組學習模式的主要方式就是讓學生進行相互交流、相互討論,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而且還能在小組共同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而為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三、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小組學習模式
1.在問題探究中運用小組學習模式
問題探究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更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保障。所以,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也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互相討論、探究,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以確保課程目標最大化地實現。
如,在教學《永生的眼睛》時,為了有效地應用小組學習模式,也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文章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作為題目?(2)文章里,“眼睛”如何得到了“永生”?(3)文本中都有誰捐獻了眼角膜?(4)“我”是如何從不理解捐獻到支持捐獻的?……組織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思考上述的問題,并在小組內討論“捐獻”的意義。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時也有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
2.在閱讀教學中應用小組學習模式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拓展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環節。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考慮學生年齡問題、閱歷問題以及詞匯量的問題等而選擇忽視閱讀教學,導致學生僅會簡單做練習,嚴重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以及語文素養的培養。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組織學生在小組鑒賞中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時也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如,在閱讀《地震中的父與子》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也為了加強生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在授課的時候,我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中的一些句子進行解讀和欣賞。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思考:作者為什么不用“過了很長時間”等來表示,而是用具體的時間來說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本中的重點句子進行解讀,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讀能力,而且也能確保語文課程價值最大化地實現,同時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3.在作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學習模式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教師無從教,學生無從寫,導致作文教學的質量嚴重受到阻礙,也不利于語文素養的培養。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認真分析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要鼓勵學生在互相交流中鍛煉寫作能力,提高寫作質量。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將作文教學與小組學習模式結合在一起呢?
首先,我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對相關的話題開展討論,然后開始動筆寫,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學生寫作的盲目性,而且還能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找到自己的寫作方向,進而提高寫作的積極性。以“春天”為例,在讓學生寫這篇文章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對“春天”的認識,交流春天的特點等,然后,再引導學生選擇自己的寫作角度,這樣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寫作效率。
其次,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作文批改。目的是讓學生在閱讀、批改其他學生的文章中取長補短,明確自己的改進方向,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寫作質量的提高做好基礎工作。
綜上所述,小組學習模式對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動性,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課堂中,以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四、實施小組學習模式需注意的事項
眾所周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小組學習模式來說也是一樣,該模式在給課堂帶來效率,培養學生的能力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事項需要我們去注意,以確保該模式價值最大化地實現。到底哪些事項是在實施該模式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注意的呢?
1.學生主體性發揮的問題
小組學習模式的價值就是要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所以,在實施該模式的過程中,切記將該模式流于形式,要做好小組學習和教師講解時間的搭配,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進行交流和探索,這樣才能確保學生主體性的有效發揮。
2.小組學習內容的問題
小組學習的內容直接決定了該模式學習的成敗,小組簡單地對是與非、對與錯問題的討論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在確定小組學習模式的內容時,我們要立足于教材,要深入挖掘教材價值,同時,還要結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來設計有效的小組學習內容,這樣才能真正確保課堂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實現。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要有效地將小組學習模式應用到課堂之中,在明確該模式的實施意義以及注意事項中確保其有效地應用到語文課堂活動之中,進而在最大化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同時,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劉亞惠.淺談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學效率[J].學習與研究,2013(05).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