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摘 要: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該做的。學校是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場所,在環保教育中要積極發揮學校教學的作用。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涉及了環境保護,比如能源、輻射、電力等。學校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課堂作用,將環境教育跟教學結合起來。
關鍵詞:高中物理;環境教育;滲透
學校不僅僅是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地方,也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場所。在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今天,發揮學校的作用,將環境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是十分必要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跟環境保護有關,物理教師應該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適當地滲透一些環境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提高環保意識,這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構建和諧社會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課堂上穿插、播放學生熟識的環境圖片、環保視頻
在教學電力知識和發電知識時,教師應該意識到這些知識與節能減排都有關系,所以教師可以根據要講授的知識,收集一些視頻,讓學生了解在物理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比如,在學習放射性的危害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影片,讓學生了解到放射性污染的危害,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做到一舉兩得。
二、物理實驗中開展環境教育的嘗試和摸索
在物理實驗課程中,積極探索實驗設備的利用情況,看看能否做到一件物品多種用途。而且在實驗過程中盡量做到對物品的循環使用,讓學生知道節約的重要性,只要我們多多思考就可以利用有限的實驗設備來做更多的實驗,讓實驗設備發揮更多作用。
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試管,通過在試管中放置的水的改變來探索音調的高低。
三、倡導以“環境”為主題的研究性課題
新課程改革提倡在物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物理老師可以讓學生整理在物理學中跟環境有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調查或者查閱文獻等方式來深入研究。物理老師也可以提供一個與環境有關的課題讓學生來研究,或者找出解決方案,或者提出有效建議。比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去研究我們平時使用的燃料,以及我國用來發電的材料會給環境帶來什么問題。學生通過調查和查閱資料,我們發現使用燃料會污染環境也會使全球變暖。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中,物理老師只要尋找好切入點,將環境知識和學科知識有效結合,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課本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跟環保有關的知識,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