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
摘 要: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條主線,只有四條主線同向而行,彼此支撐互補,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才能凸顯實效。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能力;教學
一、能聽善聽是英語學習的先決條件
英語是一門以生活交際為依托的科學,其中聽所占的比重最大,英語學習必須先從聽開始。在小學階段,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是為了催生學生良好的語音基礎。步入初中以后,對語音讀的要求逐步弱化,但運用讀音規(guī)則和音標拼讀單詞,能讀準語音、語調,將能聽懂作為基本標準。在語音教學實踐中,方言對輔音發(fā)音有一定影響,尤其是在學生朗讀以輔音結尾的英語單詞時,對元音的把握不準,經(jīng)常n和l不分,如朗讀Touch your nose,很容易讀成Touch your lose,把“This is my book”中的“book”讀成“buke”。基于此種情況,教師應對學生進行耐心的糾正指導。所有針對語調發(fā)音的訓練都是為學生的能聽善聽做準備的,沒有明晰的語調素養(yǎng),聽力就無從著手。在聽力訓練中,教師要盡可能選擇那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聽力材料,保證錄音音調的純美、地道,讓學生邊聽邊模仿,引導學生跟著教材走,邊聽錄音邊訓練,這樣效果
極佳。
二、多措并舉為學生搭建英語學說的平臺
重視聽說能力的訓練,是英語學習的必然要求,更是對當前英語學習重讀寫輕聽說現(xiàn)象的有力糾正。英語學說能力訓練就是我們常說的口語訓練,學生的口語水平高,就會大大激發(fā)其多說善說的欲望,說的機會越多,英語口語能力就會越強,學生“口俐”,自然“耳聰”,會說英語的學生,一定聽力很好,因此,英語學說訓練應與聽力訓練同時進行,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有機關系。我們在Unit 2 Save the Earth學過西山農場被污染的內容,學生就了解air pollution,soil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light pollution,noise pollution。可以先將要講的話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合上書,目視黑板,聽隨堂錄音,由教師帶領學生一起邊聽邊大聲跟讀,以此反復幾遍,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素養(yǎng)。最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學過的英語語法知識組織語言,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內容復述
出來。
總之,初中英語的聽說是彼此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在初中英語學習中,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只要我們不斷優(yōu)化聽說教學方法,效果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