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從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來,我一直將“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之一。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是每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和學生以心換心,以誠對誠,用熾熱的愛溫暖學生心房,滋潤學生心田,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愛戴。但俗話說:“教不嚴,師之惰。嚴師出高徒。”這也突出了嚴在教書育人中的重要性。因此,把握好對學生恰當的愛和適當的嚴,做到嚴慈相濟,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成為一個“管如嚴父,愛如慈母”的雙重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教育不能沒有愛,愛是教育的靈魂,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僅獨特,而且魔力般的神奇。有時班主任一句細心的話語就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對于學生來說,班主任的愛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師愛不同于母愛,師愛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師愛可以引導學生產生巨大的內動力,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會對班主任產生依戀仰慕的心理,向班主任敞開內心世界。
剛當班主任時,對那些所謂的后進生,我一直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他們熱愛學習,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悟出對這一部分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愛心。于是在課間、放學后或雙休日常常將他們請到我家來進行輔導,讓他們自己學會講題,學會思考,學會復習,發現他們的點滴進步,當眾表揚他們。于細微處給予他們最真誠的關懷和照顧。慢慢的,這些學生上課認真了,不再走神了,違紀現象少了,主動問我題了,成績也自然提高了不少,看到他們的進步,我才發現,主動關心和愛護學生是多么的重要。
事實上,對某些總是受漠視的學生,班主任應當從細微處特別關照他,讓他意識到班主任是真心愛護他,關心他,為他操心,這時無論你是耐心地幫助,還是嚴肅地批評,甚至是必要的斥責,他都會樂意接受,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
此外,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能成為只重優等生、后進生,忽略中間生的愛。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先天條件和后天的教育不可能完全一樣,總有強弱優差之分,因此就有夾在優等生、后進生兩頭的中間生。處在“中間層次”的學生,學習平平,能力一般,平淡無奇,沒有出眾的表現,但也不會帶給老師麻煩,不少老師常常任其自然,對其缺點心不在焉,對他們的長處熟視無睹,使他們處在“受冷落的尷尬之境地”。其實,這些學生最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和關心,哪怕是一句簡單的表揚,一個關節的眼神,一聲親切的問候,都會帶給他們很大的影響,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曾記得班上有個相貌一般、學習默默無聞、毫不引人注目的女生,她有個最大的弱點,就是特別膽小,連課堂上站起來回答問題都會臉紅。對此,她也很苦惱,也希望自己克服這個弱點。我了解了她以后,特意選她為語文課代表,早讀為她創造出頭露面的機會,女孩的心里感動極了,她很珍惜這個機會,在我的指導和幫助下,經過一段時間,她變了,變得活潑開朗,膽子也大了許多,對班級的工作熱情參與,對各類活動、比賽都積極投入,學習成績也有了驚人的進步。看來教師應當把愛心分給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應當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那些平平常常的、不聲不響的學生也是需要關心、重視的一群,他們身上的“亮色”也需要班主任去挖掘,他們同樣渴望著老師鼓勵的目光和贊許的點頭,還有善意的
批評。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但光愛不嚴,學生認為反正我和班主任關系好,班主任對我們這么好,我不做不聽,班主任又不會對我怎么樣。將會造成學生對班主任的要求不執行或執行不力,這樣良好的班風也是無法形成的。
愛是嚴的基礎,嚴是愛的升華。沒有嚴就談不上真正的愛,因為愛必須嚴。但中國幾千年的教育史中,過分強調師道尊嚴,對于學生苛求有加,包容不足。把嚴誤解成體罰和變相體罰,使學生的自尊、人格、心靈受到創傷,心里被壓抑,久而久之,將形成“視老師為仇人,談老師而色變”的尷尬局面。
因此,對學生的嚴要掌握好分寸,要嚴而不厲。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不負責,但嚴格不等于嚴厲,嚴厲會使學生產生懼怕退縮心理、疏遠冷淡心理,嚴厲意味著班主任態度的強硬、武斷和偏執。要嚴而有度、嚴而有理。班主任一方面要規范他們在學校的行為規范,另一方面不能理解學生,如果一犯錯誤就批評,表面上看是教師嚴厲,但實際卻有害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會引起不良后果。現在的學生接受的新鮮事物多,觀點充滿時代氣息,正在成長中的學生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對學生的真愛應體現在既對學生嚴格要求,又不損害學生身心健康,做到以理服人。
嚴與愛的尺度把握需要恰到好處。開學之初嚴格管理,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嚴、要細、要落實。每迎接一屆新生,報到之日宣布我們的班規,然后帶領學生學習《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校規校紀,要求學生務必遵照執行,如若違反,加大批評力度,這樣有利于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形成良好的班級風氣,使班級各項工作早早步入正軌,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以后的管理中對學生熟悉了、了解了,他們犯的一些小錯誤,可適當寬容一些。天底下沒有不犯錯誤的學生,學生認識到錯誤后,處罰可以適當輕些,這樣,既能保證紀律的嚴肅性,又能讓學生對老師放他一馬心存感激之情,使得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和睦。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的原則。班主任對學生不但要給予關心愛護、幫助鼓勵、指點開導等,而且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加管教,使師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堅持嚴管而不死,愛護而不亂,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