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華
摘 要:新課改的推行,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素質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考慮到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程度,同時還要考慮到對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使初中數學課堂的建立更加符合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有效性
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讓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都進行了轉變,尤其是在日益發展的現代社會,這些改變也是刻不容緩的,這也使教師教學的側重點更多地放在了對學生內在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上,這也是新課改對學生和教師提出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能夠在學到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的能力,因為這對學生的幫助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本文通過對初中教學現狀的分析,闡述了有效教學方法對初中數學課堂高效進行的重要性。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新課改的提出,教師的教學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會有一些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使初中課堂的教學效率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們也只有發現這些問題,才能使學生受到最好、最合理的教育。
1.對教程理解不夠
有效的教學,首先要讓教師對教程和教學理解到位,這也會使教師的教學用語更加的準確,對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但是也依然會有一些教師,對于數學教程標準的理解不夠深刻、不夠具體,尤其是對于一些理論和概念性的知識,往往只是讓學生進行重點記憶,缺乏理解。但是對于數學思維的形成缺乏根基。數學教材是教師教學依據,但是教師如果過于依賴教材,缺乏自己的想法,使教材的運用缺乏了實質性的作用,往往會適得其反。教師的教學語言,在教學中往往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教師在教學時,往往對于教學語言缺少更多的關注,這也會使整個課堂氣氛過于死板,使數學教學低效無趣。
2.教學方法運用不適合
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要對整堂課有自己的計劃和設計,使學生的學習能夠跟著自己的思路進行。但是,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設計不合理或者是教學方法的運用不當等情況。比如,在教學情境設定中,往往缺乏計劃性,或者情境的設定與教學內容不符。評價方法過于簡單,往往不能夠總體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造成對學生情況掌握得不夠準確。因為教學方法的運用不合理,使初中數學課堂的建立達不到預期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
二、教學方法的運用
為了讓初中數學課堂變得高效有趣,適當的教學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得有效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還會讓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有趣。
1.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
數學的學習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也需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對學生學習數學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的明顯,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合作學習模式,小組形式下的學習方法,增加了學生互動的機會,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教學“相似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制作兩個全等的三角形,然后讓學生總結出全等三角形的特點,然后通過引導學生去認識相似三角形,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相似三角形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在旁邊應該給予適當的肯定和引導,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論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更加地理解兩個三角形相似成立的條件。讓學生通過討論然后去探索,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歷,幫助學生以后在學習中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這對學生的知識積累和能力培養是非常有效的。
2.教學情境的創設
教學情境的運用,不僅能夠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得生動有趣,還會讓學生對數學課堂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一個全新的教學模式下,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中心對稱”時,學生明白軸對稱圖形也明白圖形的旋轉,但是要知道數學的學習更多的是在實踐生活中的應用,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例舉一些平時生活中的中心對稱的事物的例子,通過學生的舉例情況,教師就會對學生關于“圖形中心對稱”的理解程度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然后教師再通過一個簡單的游戲,首先選擇一名學生擺一個簡單姿勢,然后再讓另一個學生進行模仿,并且要與另一個同學形成中心對稱的關系。教師通過讓學生舉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再通過一個小游戲,將學生的積極性帶動起來,這個過程,不僅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生動,也會讓學生在學習上更加的積極,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掌握教學方法,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讓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提高,能夠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初中數學課堂變得高效有趣,這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鞏建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J].學周刊,2012(03).
[2]馬鴻志.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成功:教育,2012(18).
[3]林朝陽.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