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寧
回顧過去一年,如果讓我列舉印象最深刻的培訓課程,我一定會說是“DISC性格分析”。DISC性格分析(見TIP1)能幫助我們清楚地認識自己,并發現其他人是什么樣的“材”,從而發展自己的領導風格,激發下屬潛力。
學習歸來,我開始思考如何將DISC性格分析融入自己常用的教練輔導,通過充分結合學員性格特質,讓教練效果事半功倍。恰好這時,公司開展的“儲備人才培訓班”給了我嘗試的機會。對即將晉升為高級主管的儲備干部,我進行了“識人、用人”的課程培訓。
打造黃金知識點
我仔細考察了“儲備人才培訓班”學員的需求,作為各團隊的領導,他們不僅要在日常工作中開展有效的團隊溝通,還要學會團隊輔導等。于是,我設計了“DISC性格分析與團隊建設”課程,并打造了一些黃金知識點,希望能為學員帶來新的工作方法與靈感。
識別學員性格類型
D型管理者:關注事件,目標感強、以問題為導向。他們勇于接受挑戰、下決心快,并且注重效率、關注速度;
I型管理者:關注情緒與情感,喜歡交朋友、營造熱鬧氣氛,善于振奮人心,腦筋快、點子多;
S型管理者:是忠實的支持者,做事按部就班,不喜歡太有挑戰和創新的工作。他們對事專注且有恒心、善于傾聽、決策謹慎;
C型管理者:關注事件,善于邏輯分析和思考。他們追求完美、制定高標準,具有很強的自制力。
掌握教練技巧
教練技術的對話框架——GROW 模型,融合了各種傾聽、提問、反饋等技術,所以我重點結合DISC與GROW模型來教練不同類型的學員,幫助被輔導者聚焦目標,探索行動方案(見TIP2)。
一課一設計,激發主動學習
在設計之初,我希望這門課能做到“一課一設計”,激發學員主動學習。例如,在課程中搭配運用“學員發言”“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學員練習”“角色扮演”等教學活動,激發學員的參與度。
課前測驗,了解自我
學員需在課前接受性格測驗,發現自己的管理優勢、應注意的事項,例如“自己對團隊的貢獻是什么”“應如何影響他人”。然后,通過課堂講解與互動,學員可以了解自己的領導素質和情緒穩定性,進而發展自己的領導風格。
電影教學,案例分析
我在這門課程中設計了《游龍戲鳳》《便利貼女孩》等電影案例,讓學員結合DISC對案例中的人物進行分析。比如,我們根據《便利貼女孩》中的人物穿著、行為、語言方式等就可以判定,她是S型性格。
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環節,我把不同性格類型的學員分到一組,分別扮演“經銷商”與“區域銷售經理”等,引導學員思索“面對不同性格的經銷商,我們怎么運用DISC工具幫助談判獲取成功”。人的風格并非一成不變,在不同的團隊中,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行為風格,扮演不同的團隊角色。
不同性格,對癥輔導
在學習了DISC性格分析與教練的基本知識后,我開始教學員利用GROW模型進行教練輔導。以I型性格為例,在用GROW模型對其進行輔導時,往往需要比其他性格的人花費更多時間與精力,需要進行多輪輔導。
第一輪輔導
第一輪輔導需要幫助學員認清現狀,并且要讓他在談天說地的歡快氣氛中梳理目標、聚焦目標和強化意愿。例如第一次輔導對話時,重點在于“收拾心情,獲取目標”(見副欄1)。
第二輪輔導
由于I型性格的人不喜歡數字、不關注細節,此輪輔導可以通過激發其內心深處希望被團隊認可的好勝心和好強心理,從而幫助其了解現狀,探索行動方案(見副欄2)。
同樣,針對其他D、S、C型性格的人,也應根據其性格優勢與弱點,運用GROW模型做好教練輔導。
DISC好比對性格的一次體檢,能幫我們深入了解自我,甚至看到未知的自我。這四種性格與行為特質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僅僅是一種反映自己/他人的行為模式。人的性格千差萬別,領導者需要根據團隊成員的不同性格特點,幻化出各種解決方案,因材施教。畢竟一個人的優秀,比不過一個團隊的優秀;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學員:最近心情不太好,約朋友一起吃飯、聊天,結果十個人中九個人說有事來不了;本想借公司上新品的契機,讓經銷商進新品,自己也能拿點獎金,結果老大光說不做,獎金沒拿到,業績也下滑明顯。
教練:聽起來您對近況不太滿意,工作、生活諸多不順。在這些不如意的事中,如果讓您排個序,哪個是最讓您不開心的? (梳理現狀)
學員:如果一定要排的話,朋友第一位,工作第二位。我希望自己首先熱情開心、值得信賴、樂于助人,其次才是成為一個工作出色的人。(確定目標)
教練:聽起來您很重視情感交流。您現在有哪些能力可以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您覺得需要提升的能力有哪些?(個人自我定位的探索、個人能力逐層逐級的挖掘)
學員:我幽默,仗義,為家人和朋友可以做很多犧牲,但是怎樣做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我還需要認真思考。
(約定第二次輔導,深入從行為層面探討如何采取行動)
學員:昨天溝通完后,您讓我仔細思考“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給他人帶來快樂,給家人帶來安全感”。雖然我的思緒還有點亂,但我想從我最擅長的溝通開始——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探索行動方案)
教練:從您的回答中我聽到一個非常好的詞“有效溝通”,您是怎么理解的?
學員:有效率、有結果,本著解決問題為目的的溝通就是有效溝通。我平時的交流方式偏重于天南海北、哥們感情式的交流方式,如果應用SMART原則,制定明確、可衡量、可實現的管理方式來和經銷商談新品上市、新品進貨等問題,可能效果會變好。(挖掘行動方案)
教練:您希望多長時間可以改變現狀,用您提到的新的工作方式,解決工作業績不佳等問題?
學員:我希望用半年時間,運用一些工具、方法來持續改進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升業績表現。(確定行動步驟)
教練:如果真如您希望的,半年內達成了目標,您會給自己什么樣的獎勵呢?
學員:我一定會達到這個目標,半年后,我會獎勵自己去最想去的地方旅行,開拓視野。(強化意愿,樹立學員信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