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利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正在由注重規模擴大、數量增長向以質量提高為中心的發展方式轉變,對中小學校長的素質提出了更加專業、更加嚴格的要求。單一的培訓形式容易使校長感覺培訓枯燥、乏味、形式化,影響其參訓積極性,從而導致培訓質量下降。因此,打破單一的集中辦班培訓形式,采用靈活多樣的培訓形式,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和吸引力,已勢在必行。作為培訓工作者,我們在研究常規培訓方法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積極嘗試使用“案例教學”法,取得很大成效。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教學模式。它最先運用于法學界和醫學界,其后運用于管理學界,目前已成為國內外師資培訓所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法是以真實發生的教育教學實例為范例,教師引領學生直接參與,共同對范例例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引領學會發現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對問題進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的知識得到真正內化和高度整合化,大大縮短教學與實踐的差距。
我們首次在中學校長提高培訓班中對“案例教學”法進行嘗試應用。在“學校管理”和“學校管理診斷”校長培訓專題班上,我們考慮到這兩個專題具有內在一致性的特點,將兩個專題的教學工作進行了統籌,并以“走出困境、辦出特色”的承德市某中學為教學案例,設計整個教學活動。
承德市某中學(下簡稱:案例校)在辦學條件方面和我市大多數鄉鎮中學相差不大,在學校發展方面,曾一度陷入辦學困境。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學校依靠優秀的管理,辦學走出低谷,并初顯特色,學校的社會聲譽也日益提高。以其為教學案例來闡釋學校管理理論,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在培訓活動開展前,培訓教師深入案例校調研,經過近一個月時間的學習、了解,培訓教師對學校的管理、發展實際情況有比較深入的理解,為教學活動設計及其有效開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首先,理論講解與經驗介紹。培訓教師結合案例校實際講授“學校管理診斷”這門課程,讓學員基本掌握學校管理診斷的基本知識,初步了解案例校的實際發展軌跡;聘請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豐富管理經驗的案例校校長,結合本校實際做學校管理理論講座,使學員對其管理思路、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其次,參觀考察與實踐診斷。組織學員深入案例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校管理診斷活動。診斷內容包括:學校辦學思想、發展規劃、領導班子狀況、管理制度、文化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學生發展狀況等;診斷形式:主要有校長訪談、教師和學生集體座談及個別訪談、學校管理文獻資料查閱、教師教研活動、師生課堂活動及校園環境的觀察等。
最后,培訓教師根據學校管理診斷方法和步驟,組織學員圍繞案例校開展學校管理診斷實踐,由學員針對案例校學校管理實際情況做出診斷,提出自己的學校管理建議。
通過對案例校的全方位、多角度學校管理診斷活動,學員對案例校的管理、教學、特色產生諸多感悟。案例校在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的開拓創新精神及務實的工作作風,給予廣大學員以極大的激勵與啟迪。學員對案例校今后的發展給出許多中肯建議。同時,通過對知識的理論學習和對案例校的實踐活動,學員對“學校管理”及“學校管理診斷”兩個專題知識也由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有了根本的提升。
培訓結束后,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學員對培訓滿意率達100%,非常滿意率達90%以上。學員們對培訓形式創新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學員一致認為:選擇的案例學校很有說服力;案例教學這種培訓形式非常好,通過診斷活動,對診斷對象能夠知其所長,思其所短,反思自己辦學中的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希望以后培訓能夠多多采用這種方式。
通過本次培訓,我們也充分認識到:應該尊重學員在培訓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培訓過程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實現知識、情感及思考的共生;培訓目的要實現學習者、案例校及培訓機構的共同發展。
在使用案例教學法取得初步成功后,市干訓中心開始在各級各類教育干部培訓工作中推廣使用這種培訓方法。例如,在校長提高培訓班上,我們選取河南省開封市求實中學及永城市知行園中學為案例學校。求實中學被譽為“中國的帕夫雷什中學”,被有關專家視為“能夠代表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方向和目標的學校”;行知園中學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構建“人文校園、和諧校園”,這對當前許多校長關注的“學困生”教育問題提出了一個新思路、新途徑。組織校長對這些學校進行考察學習,使之進一步明確辦學思想,更新辦學理念,拓寬辦學思路。在幼兒園園長培訓班,選取承德市兩所幼兒園為案例學校。讓園長深入幼兒課堂,觀摩教學,并且邀請學前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做現場診斷,進行精彩點評,為園長們如何指導幼兒課堂教學活動指明了方向,深受廣大園長好評,從而增強了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案例教學”法尊重了參訓校長在培訓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注重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實現了知識、情感及思考的共生,提高了校長對教育教學、學校管理等事件進行分析、反思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只有對培訓方式有機整合,不斷創新,才能增強培訓的靈活性、多樣性和吸引力,才能讓校長真正參與到培訓學習中來,從而使其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從而確保培訓實效,真正提高校長培訓工作質量,培養出一支高素質、高能力的中小學校長隊伍,促進本地教育事業健康、蓬勃、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