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麗
(廣西玉林機電工程學校)
現階段,我校的中職學生在就業方面存在許多現實問題:在校期間他們對將來沒有規劃,對能做什么工作很迷茫,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出去工作后,有不少學生不斷跳槽,遭企業辭退現象嚴重。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們知道,學生在校期間對他們進行就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中職學校的學生通過系統的就業教育,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有效扭轉學生對前途迷茫心理,提高就業質量,從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1.學校開設生涯規劃課程,并安排專門課時和專職教師實施教學。中專一年級第一學期每周每班開設兩節《生涯規劃》課,其它學期則由專職教師配合班主任及專業課教師開展相關主題活動。
2.選擇適合中職學生的教學內容,并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在教學中,應合理運用了課本資源,往屆生實踐案例,來自網絡媒體題材,通過多媒體上好常規課、情境模擬課、心理輔導課(挫折教育)、就業演講課、主題實踐課。在教學中,學生在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就業面試教育、就業工作規范化教育、就業規劃發展教育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我在上《生涯規劃》課時,經常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他們思考在將來就業的挫折方面應如何面對,并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
3.注重就業教育課堂教學方式。教學中,應尊重學生多樣性、個性化發展,注重學生自主性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去做、去思考、去學習,達到讓學生學習思維過程與方法的得到優化的效果。如我在上《生涯規劃》的公開課時,讓學生模擬在就業面試中會遇到什么問題,并讓學生自己通過思考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從而收到較好的效果。
4.測評。可以通過主管領導,班主任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也可以通過對學生問卷進行對就業教育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從而達到對學生的就業教育的有效性。
1.針對中職生就業的實際情況,研究分析學生在實現就業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如何正確認識自我,多渠道認識職業世界、實現目標技巧的把握,職業能力培養的途徑、實現規劃的準備,選擇試點班,對班主任、任課老師進行培訓,開展試點,在試點班全面推進以提升中職生就業能力為目標就業機會教育。
2.學科滲透。學科適度滲透,是開展就業教育的重要方式。它需要教師了解并擴展現有的教育目標和內容,以便涵蓋與就業有關的活動或材料,如將自我認識、職業知識、對工作意義的了解以及作決定的技巧融入各科教學活動中。學科老師還應該根據各學科的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對學生開展就業教育,如專業課的職業訊息介紹、語文課的職業人物評說、體育課的意志力和忍耐力訓練等。
3.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成為很多學校用以展示學生未來理想的平臺,每學期要求召開“職業生涯教育”主題班會,如《我的未來我作主》等,讓學生人人參與活動,規劃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并相互交流,相互展示。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個人的職業理想。
4.專題講座和座談。每個學期與學校就業辦共同邀請人才交流中心或各行業專家為學生做職業生涯教育的專題報告。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介紹當前就業的最新情況新特點,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以及優秀畢業生的成功事跡,鼓勵學生奮發向上,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5.開展個體生涯心理咨詢。為滿足學生在生涯規劃學習中的不同需要,對學生個體施予幫助,如澄清問題、培養決策能力、增強適應能力等,提高學生的認識和自助能力,促進生涯發展。
6.同伴分享和互助。同伴的分享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資料的交流、還有共同的討論、彼此鼓勵,都能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解決疑問,開拓視野。
1.參觀考察。學校可安排一年級的新生在入學后先到各實驗室和實習工廠參觀考察,了解與本專業相關企業、產業、行業的情況,增強就業,創業的意識。
2.社會實踐。每個寒暑假,學校布置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與專業有關的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組織學生參加自愿者活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不斷發展學生的潛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職業精神和創業精神。
3.企業實習。三年級是學生到企業單位的頂崗實習時間。學生在企業通過跟線實習,參觀訪談,跟師學藝,動手操作等多種形式的實習活動,充分了解到現代企業制度,現代企業管理,企業文化,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運營流程,企業對畢業生能力素質的要求,強化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為企業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找到了方向。
4.社區服務。挖掘多方資源,充分調動家庭,社區等方面的力量,形成學校與社區的良性互動。為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進社區。組織學生,根據他們所學的不同專業,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
1.靜態的生涯教育活動。以各類資料展示為基礎,通過校報、校園網、班級墻報、校園海報等展示生涯規劃理論,宣傳成功人士的生涯發展過程,展示生涯的選擇類型;通過圖片資料展示工作領域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狀況。
2.動態的生涯教育活動。各種競賽、主題活動。配合全校每年開展的“技能競賽活動周”,以及全區的“文明風采”大賽,“電子商務與我的未來”創業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比賽,配合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還可不定時地舉辦各種學生、家長座談會,了解學生對實習和就業的期望,并與家長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通過上述的教育途徑,就業教育以系列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有效性指導,將素質教育與擇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在就業方面更顯得從容和有效,為實現學生的人生事業的成功而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