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偉
(山東省郯城縣新村初級中學)
智慧的教學方式是引導教育成功的重要條件。教師只有成為教育的智者,才能在教書育人的職業生涯中收獲教育的果實。隨著教育學領域不斷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由傳統的單一授教模式改變成新穎并且多元化教學模式,“教學交往”這種新式教學方式,也隨之產生并成為當今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教學交往”強調的是突出學生的個性以及價值,強調教師與學生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想法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使其更好地發展,作為三大主科的其中一門學科——語文,教師也在使用“教學交往”這種教學方式。
從某種角度看,教育質量的高低,受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直接影響,因此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產生效能的關鍵,一個懂得如何建立理想或良好的師生關系的語文教師,往往懂得如何與學生溝通,滿足學生的需求,又懂得如何引導學生來滿足教師的需求,因此,學生與語文教師之間才會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關系,也只有這樣,教師才會“誨人不倦”,學生才會“學而不厭”,從而使學生輕松并且有效的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其次,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威信的提高。我們知道,在語文授教過程中,有許多詩詞歌賦要學生們背熟,但是許多學生會認為背這些古代的詩詞根本就是在做無用功,那么語文教師這個時候不可能使用暴力去迫使學生們背誦課文,教師只有利用自己的威信使學生感到尊敬和信服,從而使他們樂于接受自己的教學及建議,心甘情愿的以自己的言談舉止為榜樣,德才兼備是教師威信的基礎,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威信提高的關鍵。再次,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師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人以快樂的體驗,糟糕的師生關系如噩夢般令人心有余悸。許多因師生關系不和諧而導致的慘案歷歷在目,例如,2008 年10 月4 日,山西朔州二中一名男生,手持利刃將值班老師郝某刺死;2010 年10 月28 日,中國政法大學校園發生了一起嚴重暴力事件,該校一名男生闖入課堂,刀砍授課教師,后者不治身亡……如此血腥的暴力事件發生在師生之間,真叫人揪心不已,育人者被所育之人攻擊,這是一個很讓人困惑乃至心酸的事實。語文教師亦是如此,如果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師生如果能恰如其分的理解對方,尊重對方,建立良好、熱情、友善、積極主動等性格的話,學生的心理素質才會更加健康地發展。最后,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良好的學風、教風和校風的建設,將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校園文化構建的組成部分,對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對學生在校內的發展和畢業后的成長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雖然教育學領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但是仍有許多思想跟不上時代前沿的教師,跟不上教育的步伐,仍然有許多初中語文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意識水平較低,教學交往方式也比較單一,教學交往關系也不是很合理。一些語文教師的管理方式,嚴重影響著師生的關系,從而影響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一些比較專制型的語文教師會憑自己的主觀意志獨斷專行,操縱一切,無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例如,某些詩詞學生可能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而專制的語文教師則會將其獨立思想扼殺在搖籃之中,讓其死記硬背自己所教授的思想,這樣就嚴重阻礙了學生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一些放任型語文教師則對學生不管不問,聽其自然,放任自流,由于學生還小,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過分地放任他們,很容易導致他們不知道自己選擇的路正確與否,從而走向極端。
現代師生關系的發展,正由“我——他師生關系”轉向“我——你主體間性對話關系”。這種關系建立在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的相互溝通、對話與理解,達到學生全面而和諧的發展,語文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亦是如此。
“我——他”型師生關系是一種傳統的師生關系類型,是一種二元對立的師生關系,體現的是一種對象思維方式。“我”始終將“他”作為認識對象,“他”沒有跟“我”進行對話交流的資格。“他”只是“我”可利用的發展資源,但“我”并不真切關注“他”的發展。在這種關系模式中,師生都互相作為客體被嵌入對方,致使師生成為互相利用、互相控制的對象,教師與學生根本不存在交互性,而只是目的和手段的關系,師生之間只是簡單的知識授受關系,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對話關系,導致教學中出現教育交往的實質性缺失。例如,語文教師只是單純地將書本的知識講述給學生們聽,學生們也只是聽老師講課,語文老師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教育他們更深層次的東西。例如,如何做人,而學生也只是單純地認為教師掙的是工資,這是理所應當的,如果語文教師和學生雙方都這么想,那他們之間難以達到心靈的相互溝通,不利于學生對語文這么學科的學習。
“我——你”型師生關系是師生主體間性對話關系,在本質上體現了一種真正意義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建立在師生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的相互溝通、對話與理解,達到學生全面而和諧的發展,充分彰顯出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互惠互利、合作對話的特征。
在學校教育中,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及其學習和發展是教師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工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高教學交往意識,豐富教學交往方式,合理教學交往關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
[1]邵玲.在交往中構建自我——淺論交往的價值[J].教書育人,2013,05(13):15 -17.
[2]曾英.試論師生課堂教學交往[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07(15):2 -4.
[3]崔英錦.教學交往中的合作行為探究[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12,05(12):22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