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琴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衛生學校)
·編輯 李 姣
如何讓中職生成人又成才,帶著這個問題,我在中職德育工作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我曾經看到:學生間欺負同學理直氣壯,輕者威脅警告,重者拳打腳踢;受欺負的學生卻忍氣吞聲,不敢向家長、老師透露,唯恐再次受到欺負;了解實情的學生不敢站出來主持正義,唯恐受到打擊報復;更有甚者,問題發生在兩個人之間,但在場觀瞧的學生遠遠不止兩個,大家表情平靜,對此似乎早已習以為常。不管哪個學生都表現出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是該做的,什么是不該做的,缺乏最基本的判斷。
中職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但在德育課的具體教學中,只重視道德知識的教學和灌輸,而忽視了學生的具體行為。道德知識與道德能力脫節,學生擁有一定的道德教條,卻又難以約束自己的行為。
有的家庭教育方式簡單化和極端化。在有些家庭里,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完全變成了索取和給予,孩子認為父母的給予是天經地義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完全物質化、金錢化;有些家庭里,父母對孩子唯命是從,使孩子變得驕橫跋扈;有些家庭里,父母則以暴力教育孩子,使孩子從小養成非常叛逆的性格,越加難以管教。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前一些流行音樂和影視節目消極、頹廢、低俗;一些網吧也可隨意進入,網上一些不良的內容誘惑著學生,使得學生在校接受的道德約束急劇減弱甚至消失。
中職生首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中職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同于普高,他們面臨著從知識學習向技能學習的重要轉變,要從原本不具備職業特征的學生變成能勝任未來職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中職學生又是一個“弱勢”群體。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大多數學生來自弱勢家庭,如,農村、城市下崗職工家庭,家境較為貧困。(2)大多數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不主動甚至逃避,文化課成績不理想。(3)自卑心理較為嚴重,在傳統觀念中,大多數中職生在應試教育藩籬下被認定為“中考失利者”,他們或多或少都有點“失敗者”的心態,思想上有包袱,“我不會”“我不是學習的料”“我做不好”等成了其心理定式。
一些人認為表現差的孩子沒有精神追求,其實恰恰相反,他們的精神需求很迫切,只不過由于他們缺少溝通對象,往往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封閉起來。我們的任務就是要找尋他們需要的、可以讓他們消化吸收的精神食糧。
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仁、義、禮、智是“不學而能”的“良能”,是“不慮而知”的“良知”,這“良能”“良知”就是人自身就具有的道德能力。其實我們的學生不是沒有德力,只是在不良的環境成長過程中遺失了最起碼的道德判斷意識。孟子說:“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足見引領學生判斷是非在形成德力過程中所起重要作用。
在一些職校,每天早晨可看到很多學生上課遲到或者逃課,好像形成了一股主流,而認真上課學習的學生倒還成了支流。顯然學生是陷進了判斷的誤區,還不懂得所謂的主流并非都是好的,而支流并非都不好。然而,不好的主流一旦成為多數人的習慣,就形成了一種可怕的“人性磁場”,影響學生的正確判斷。
怎樣引領學生不陷入這誤區呢?實事求是而不夸張、真摯熱誠而不虛偽的贊美,會使對方的行為更增加一種規范,同時,為了不辜負你的贊揚,他會在受到表揚的方面全力以赴做得更好,有了贊美,“浪子回頭”將不再難。
傾聽對恢復學生心靈的創傷是很重要的,心理學博士戈爾曼說過:“許多問題兒童的形成,其根源在于他們長期缺乏被傾聽的機會。老師的主動傾聽能有效緩解這些疾病,維護兒童的心理健康。”
學生身體的動作是心靈的結果,在職業學校中,有些學生不喜歡學習,也不參加任何活動,整天就是呆在自己封閉起來的小圈子里,也從不主動與人交流。對這一類學生,班主任要放棄說教,和藹地傾聽他們的內心,全面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心理障礙的前因后果,有效地進行心理疏導,解開他們的“心結”。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訂自己本學期的目標,同時訂出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例如,上課不遲到,作業按時交,寢室內務嚴格按“七條線、八面光”的要求來做……所有的目標形成一個個“臺階”,幫助學生不斷向前走、向上走。長此以往,學生在完成小目標的同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愉悅會給學生的心理帶來積極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自然會引導學生做一定的判斷選擇——選擇成功就會再次體驗實現目標的喜悅,以此吸引學生走進努力、成功、享受、再努力、再成功、再享受的良性循環圈。
中職生大多在初中時由于學習成績不好而不被教師關注,失去自信。要幫助他們找回自信,班主任首先一定要自信,要堅信好的班主任能激活一個班,因為“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職業教育中班主任所從事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為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新型勞動者的職業。因此,班主任要加強常規管理工作,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正確引導學生,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行為和豐富的知識,將行業規范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為今后走入社會奠定基礎。
王筱楠.略談職業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作用[J].素質教育論壇,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