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佳
(陜西省韓城市新城區第三初級中學)
在初中語文的寫作課堂上一直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們,那就是學生不能很好地寫出帶有感情的文章。我們語文教學中提出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最根本的目的并非將學生都培養成一個個寫作神童,而是讓學會通過寫作可以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可以通過寫作反映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但是在語文課堂寫作練習中學生上交的文章中很少能看到表達真摯感情的文章,這個問題到底歸結于什么呢?我們該如何改進,如何去指導學生學出有感情的文章呢?
培養學生寫有感情的文章并非可一日而成的,這需要教師指引學生慢慢地進行積累,多去體會和閱讀有真實感情的文章,讓學生先去看一些別人是怎樣用文字來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感情的,讓學生先去借鑒,然后再慢慢去嘗試寫作,最后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在學生閱讀有感情的文章的同時,教師也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多與學生交流,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樂于將內心的真實想法和感情表達出來與我們分享。在教師掌握了學生的真實想法之后,那么教師就可以多去花一些時間慢慢地引導學生動筆,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然后再去結合自己曾經閱讀過的文章學到的寫作手法帶入自己的文章,那么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一定不會死板、空洞了。
帶有感情的文章一定來源于生活中,每個人與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環境,但是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那么就觀察生活的仔細與否來說,我們可以將人分為生活中有心的人和無心的人兩大類。寫有感情的文章的前提是學生必須是一個有感情的人,只有有了真實的感情才有在文章中表達的機會。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比如,在寫到有關秋天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去給學生布置一些課下觀察的作業。讓學生課間活動時或者放學之后觀察身邊的景和物,比一比與春天有什么區別,現在又有了什么樣的變化等。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親自帶著學生一塊去看一看秋天的樣子,體會一下秋天的美,感嘆一下大自然的神奇之處。然后回到課堂上面可以讓學生共同去討論一下,各自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和真實的感受。當學生真正感受到了,用語言表達出來了,那么真實的體現在文章上面也就不再是什么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