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娜
(新疆額敏縣第二中學)
“一課一人多次上”研討活動是我校課題組內課堂教學研究中的一個創新和特色。采取的是教學中行動研究的策略,即同一位教師同一堂課程在不同班級的多次教學實踐。我校本著培養年輕雙語教師為目的,采取“上課—研討修改—再上課—再研討修改提升—最后上課—最后總結、提高”的原則,每上完一節課,我們將積極地研討,找出優點和不足,再次對教案進行修改,一次次上課,一次次研討,一次次研討,一次次修改,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提升,反復地備課、聽課、修改、磨課,直到較為完善,力求達到提高雙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數學組巴提老師執教了《幸福是什么》一課,老師第一次上課導入部分與課文內容有脫節現象,經過反復磨課修改,到最后一次上課有了質的變化,該老師進步很快,導入部分與課文內容銜接恰當,能夠把握一節課的重難點來教學了。漢語組沙勒塔娜提老師是一位自告奮勇主動提出參加本次活動的。由于缺乏經驗,同時,她選的是《幸福是什么》的課文部分,課文中四字詞語較多,不易于學生理解,在第一次教學過程中該老師顯得很緊張,整堂課思路比較混亂。在教導主任的精心指導下,她能不厭其煩地反復修改,不斷學習,最終在第三次教學中,給聽課的老師們一個驚喜,教學過程樸實,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字、詞、句、段方面的訓練,有目的地培養了學生的各種漢語素養,充分體現了漢語學科的工具性,圓滿地完成了本節課。
通過“一課一人多次上”教學研討年輕教師們也感受到由于在不同的班級授課,學生表現的多變性,課堂上經常出現許多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無法預設的情況,通過反復磨課、研討、糾正、修改,教師從起初的無法應對學生的多邊性,提升到最后的能根據教學設計進行教學,根據學生的表現及反應進行教學,能根據學情有機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教師實施雙語教學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更增強了教師專業成長的信心。聽課、議課的教師不僅在比較中發現差距,更讓教師看到自己在某一方面或某一問題處理的精彩或不足之處。
由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教師通過不斷上一節課,也促使自己不斷地更新理念,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直至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自己的課堂達到最佳水平?;顒釉诤艽蟪潭壬县S富了教師的專業成長經歷。
議課過程中不斷出現新的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些新問題是教師在磨課實踐中發現的,它能有效地激發教師的研究探索欲望,源于實踐而又立足于實踐的學習研究使雙語教師不再拘泥于現狀而刻板上課,使得課堂無趣、低效,而經常能坦誠地交流,從鮮活的事實中有效地總結,獲得理論上的感悟,從而使雙語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得到切實的提升。
教師通過親身實踐感受到上好一節課很不容易,從備課到上課需要教師具備各種素質和知識的積累。作為雙語教師的我們認識到大家要相互學習與指導,加強學習,取長補短。年輕教師應多參加這樣的活動,豐富自己的專業成長經歷。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達到共同進步。有疑惑才能有進步,我們期待著今后的雙語課堂教學會開出更加璀璨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