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媛
(廣州市第四十四中學)
自從班級授課制出現以來,班級就成為學校的一種重要組織,是學校進行管理的基本單位,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班級管理是班級中的重要活動,班級管理的效果決定著班級建設的質量,并決定著整個學校的辦學質量,因此,應在理論上清楚地認識班主任班級管理的作用,加強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實踐探索。特別是初中階段,在生源一般的普通中學,班主任工作十分繁重,事無巨細,事事親力親為,每天忙得暈頭轉向,身心疲憊,可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大家都知道班級是一個大家庭,也是一個小社會,班級里每個成員都在這個社會里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如何實行班級管理是每個班主任所面臨的管理難題。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教育工作是復雜的腦力勞動,而不是拼體力、賣力氣,但看看我們的班主任,每天起早摸黑,不辭勞苦地工作,我們看到的是班主任越來越多地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成了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務的“管家”“勤雜工”。班主任生存在這樣的一種工作狀態中,要怎樣才能從中真正地解脫出來呢?以往老師們通常都會口頭上說“以學生為主體”,但實際上在工作中演化成“教師為主宰”,這種現狀要改變,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行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概括地說,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在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在管理中的主體作用,注意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思想工作上理解管理、感情上認同管理、行動上參與管理。
那么,如何實施自主管理呢?筆者認為實施學生自主管理需要分四個步驟進行。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通常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極為重視,也容易在這方面做出成績。針對他們這個特點,在開學之初我就向他們明確要讓他們自己來管理班級的工作,看看他們是否有能力來做好這件事情,是以前老師管理得好,還是讓他們自己來自主管理好。學生的熱情都很高,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在人格上得到了尊重,身份也不一樣了,由被管理者變成了管理者,因此,對自主管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班級管理工作中來。
在學生有了參與管理的意識和興趣后,就可以開展自主管理的工作了。但是此時班級成員剛剛聚合在一起,彼此之間還缺乏了解,自主管理機制還未建立起來。班級及班級成員都還處于不成熟階段,學生有了自主管理的興趣,但還不具備自主管理的能力,因此,此時班主任要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深入了解學生,加強常規管理和教育,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全體學生參與制定班級的工作任務、目標、班規等,然后要求學生認真去自覺執行。在走這一步時要先發揮班主任在管理上的主導作用,這是實施學生自主管理的重要前提。
此時班集體處于初步形成和比較成熟階段,班級成員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重要的是班級的領導核心——班委已經基本形成,班級機制已經初步建立起來。在這一時期,班主任應采取說服式管理方式和參與式領導方式來對班級進行管理。在師生共同管理班級這一階段,班主任在管理上只起輔助作用,主要是培養班干部、完善班級管理制度、進一步構建學生自主管理結構。
走到了這一步,就標志著班集體已經處于成熟階段,此時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有明確的管理崗位和職責,正確統一的班級輿論、良好的班風和互助協作的人際關系已經形成,全班已經成為一個組織制度健全的有機整體,班級成員的心理發展也已相對成熟。學生自主管理階段,班主任將自己定位為指導檢查者的角色,及時掌握班級動態,檢查班委工作的開展情況,經常對班集體進行激勵評價,使學生自主管理不斷得到強化和積極正面地得到發展。
其實,在現實中也有不少班主任在學生自主管理方面做得不錯的,他們不但解放了自己,讓自己有時間去認真研究教學,而且學生真正地學會了自主管理,自己班級的事情自己做主,培養了他們的主人翁意識。所以,自主管理的確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他們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但還是有一些困惑,比如,有些學生片面理解自主,濫用自由,一些班干部在開始工作階段工作能力不夠強,一些重大問題還是得不時需班主任進行干預。同時,班主任要向學生明確實施自主管理的正確性,我們應該不斷地研究和探索新的方法,實施學生自主管理這條路一定是條光明大道,這條大道將引領學生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2.
[2]周曉東.淺談中學“班級自主管理模式”.江西教育,2004.
[3]夏春風.把學校還給學生: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施.基礎教育,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