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達榮
(廣西貴港市港北區港口高級中學貴港市537100)
隨著近些年國家對教育的重視,也相繼出臺了新課改理念,在新課改理念實施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方案、課程評價都在不斷變革,從而形成完善的高中英語教學體系。但是傳統英語教學模式在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已經根深蒂固,如果一下改變原有高中英語教學模式較為困難,所以新課改的實施給高中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高中英語教學想要完成新課改的目標就必須要在教學模式方面進行創新,培養學生正確地學習方式,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在高中英語新課題標準內容中明確規定了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根據高中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特點進行總結,發展學生對英語的信息獲取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培養,要發掘學生的認知能力。通常所說的“認知沖突”就是指一個新的個體在接受新知識前,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知識進行認知和判斷,但是當發現自己的認知與現有新事物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時,就會產生矛盾,形成認知沖突。在高中英語新知識和原有知識出現矛盾時,學生就需要不斷思考,通過實踐過程得到真知,然后就會對原有知識體系進行調整,從而達到高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例如:高中語法教學中現在完成時和一般過去時的理解比較難,很多學生都有所反映,由于學生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都有一種思維定勢,雖然兩個語法所表達的意思都是表達的過去,但是實際上表達的意思還是存在本質區別的,容易在英語使用中出現混淆。接下來就以一個例子來詳細說明一下:
師:學生A在打掃完教室后發現又被學生B弄臟了,這時為了逃避老師的追究,學生A就向老師證明自己已經做過值日,那么學生A該如何用英語向老師表達呢?
生:I have cleaned the classroomI(學生根據學過的現在完成時的語法知識作出表述,然而己經用錯了時態。
師:不對哦,同學們,正確的表達應該是:I cleaned the classroomjust now.
生:這時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就與原有知識的理解產生矛盾,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心理的不平衡。
師:事實已經證明教室現在已經不干凈,就說明學生A以前所做的工作已經不復存在了,所以說現在這種情況最為適合用現在完成時進行表達,而學生A所做的工作應該用一般過去時進行表達,只是過去所發生的某個動作,跟現在沒有任何關系。學生在遇到不明白的知識點時,可以鼓勵學生去查閱學習資料,進行實證研究。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疑問去學習高中英語,激發學生去高中英語的學習興趣,從而也間接形成完善的高中英語知識體系。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理念也發生改變,主要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觀念為主,要求高中學校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形成新的高中英語學習策略。通常所說的“探究式”教學就是指學生依照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行學習,可以在課堂上自由分組進行討論,讓學生去觀察和思考課堂英語新知識,從而判斷教學任務的重點。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處的角色也要發生轉變,教師只是學生的引導者,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讓學生能夠大膽地區探索、溝通,給予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要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學習過程中來,要發掘學生的思維實踐能力,要讓學生掌握求知能力。例如:高中英語教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以a為開頭的單詞,這些單詞可以被作為形容詞,通常被用作表達名詞,但是卻不能被用作定語。還有英文單詞是以ly為結尾的,這些也被用作形容詞,但是卻不能被用作副詞,這樣就容易讓學生混淆,不能正確使用這些英文單詞。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開展一些探究性活動,要求學生對以a為開頭和以ly為結尾的英文單詞進行總結,判斷這些單詞是不是都是形容詞,用法是不是一致,學生經過分組討論就可以找出其中的規律,然后最終達成共識,得出結果,這樣在今后英語學習中用到這些單詞就會記憶深刻,不容易出現錯誤。
在高中英語新課標內容中明確指出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要讓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口語培養,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氛圍,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盡量用英語進行交流,可以適當將課程進度減慢,但是要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發揮出來,要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加強對英語的交流能力,為此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添加教學情境,創造學習氛圍,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
[1]張麗麗.任務型教學在提高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方面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張麗華.貫徹新課標精神,構建高效英語課堂[J].學周刊,2011(33)
[3]趙一曉.高中英語新課程實施現狀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