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濤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注重學生智力和潛能的開發,重視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作為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自然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從學生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為教學目的的自主化教學模式。本文將就小學數學課堂如何實現自主化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課程改革 ? 數學課堂 ? 自主化教學
一、發揮教師主導作用是課堂教學自主化的前提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策劃者,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方向、教學質量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經驗不足,他們在學習中難免會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要想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自主化,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自主先是在教學設計上的自主。教師要具備較高的數學素養和新的教學理念,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把教學內容固有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的認知順序聯系起來,精心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學運用要自主,以教材為出發點,但是也不能局限于教材本身,因為教材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它按照知識的邏輯順序展開,和學生的認知順序有所區別,同時教材本身也有一定的缺憾,如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只局限于教材,思想就會被束縛,學生就會缺乏感性的認識,對數學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或者是知識的跨度偏大,造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把教材的知識思路和學生容易接受的思路聯系在一起,努力為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提供機會。自主化的教學設計是自主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表現之一。鑒于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和諧、愉快的教學環境,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自主思考、討論、探究、發展,啟迪學生的智慧,巧妙設置問題,體現出在課堂上的調控能力,在學生自主參與和探究的前提下,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自主化的重要條件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內因,而教師則是外因,外因要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課堂上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再精彩,講課再有激情也是徒勞的,加之素質教育本來就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把學生當作課堂學習的主人,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教師教學的自主化才有落腳點,課堂教學效果才能得到顯著提高。
要想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比如,開展多種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表現的機會。或者在教學中關心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通過自己的行動、言語、態度等方式把鼓勵和信任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受到鼓舞,充滿自信,更加信賴教師,拉近和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要為每一個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和條件。每個人都向往成功,學生也是如此。他們希望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這也是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的最好策略。
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課堂教學自主化的關鍵
學習數學的本質就是思維的發展,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也是思維水平的提高。實施素質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首先,教師要從教材出發,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思維發展材料,運用直觀教學和實踐活動,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探究,獲取更多的感性認識;其次,教師要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維;再次,教師要精心設計數學問題,使學生能運用已有經驗和水平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訓練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第四,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聯想,各抒己見,發表獨立見解,標新立異,為學生創設思維發展的教學情境,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最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把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到各個環節中去,滲透到學生探究活動中,滲透到練習達標過程中,滲透到課堂評價中,因為思維方法和數學觀念對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重視數學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靈魂。
四、尊重差異是課堂教學自主化的保證
由于學生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環境的影響,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而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對學困生要分析他們落后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對于優秀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們脫穎而出。只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才能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真正落實教學的自主化。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要因人而異地設計教學目標,對學生的評價也不能一概而論,要體現不同的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要以鼓勵和表揚為主,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大限地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潛力得到挖掘,實現自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
總而言之,實現數學教學自主化,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運用最能發揮學生自主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做課堂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雷蕾.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如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09(5).
[2]孫科強.數學課堂上激發小學生情感興趣的培養策略探究[J].民風:科學教育,2013(2).
[3]白彥燕.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情感滲透[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8).
[4]李雪娟.對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