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潔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動機與英語學習的關系, 指出工具型動機和融合型動機對英語學習的不同促進作用, 并且依據動機理論提出了改善英語教學、促進學生英語學習的幾種策略。
【關鍵詞】動機 ? 英語學習 ? ?激發動機 ? ?促進英語學習
一、動機和第二語言學習
英國語言學家D.A. Wilkins在他的語言教學理論中指出:動機是一個出現在第二語言學習而不是第一語言習得中的術語。我們對于第一語言,或者叫母語的習得是不需要動機的,即出生在哪種語言環境就會自然習得,這是個體的一種社會化過程。然而對于第二語言的學習,沒有動機是不能達到成功的。這些動機因素是復雜的,它包含了許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個體的驅動力、對成功的需要、 對新的刺激和體驗的渴求、交往的需求、 對第二語言社團和該門語言任教教師的態度,以及自我形象的塑造等等。所有這些因素都在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中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二、動機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英語學習動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學習英語的理由。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動機有這兩種簡單的分類:工具型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和融合型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持有工具型動機的學習者學習英語可能是為了得到一個證書, 獲得某個文憑, 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這些動機對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在一段時期內還可以是很強的驅動力。但這種驅動力往往作用不持久,當學習者的目的達到了,這種作用也就消失了。持有融合型動機的學習者學習英語是出于對英語的喜愛,對英語文化的喜愛,對英語國家生活的向往,英語學習已經融入他們的生活中,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種動機是持久的,也更容易讓學習者獲得成功。
三、激發和保持學習者英語學習動機的策略
上文所述, 融合型動機對促進學習者的英語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學習者所持的動機差異比較大, 如何激發和保持他們的動機,促進他們的英語學習, 成為英語教師面對的一大挑戰。 筆者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 提出以下幾種策略。
1. 幫助學生提高對英語的價值認識
提高學生對英語價值的認識是激發和保持他們學習動機的重要一步。對英語學習者來講,英語可以看成是一個目標。目標任務的價值越大,它給予個體的激勵值越大。大多數學生主要是看到了英語的外在實用價值,即學好英語有助于他們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而對其他價值的認識需要教師的幫助。要提高學生對英語這個目標的成就價值的認識,就要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英語的重要性,如英語這個載體所載的豐富的英語國家的文化、英語作為一種交流手段在當今世界各個領域所起的重要的聯系作用等。只有當學生認識到英語對他們有較大價值,并需要擁有這個價值時,他們才能對英語學習保持較強烈的動機。
2.給學生提出明確的英語學習遠景目標和近景目標
依據每個學生實際學習基礎和學習現狀,給他們設定階段目標,并幫助他們逐個實現。階段目標的實現會使他們產生成就感,使他們的成就需要得到滿足,同時還能使他們感覺到實現遠景目標的可能性很大。這種可能性越大,它給個體的激勵值也越大,因而個體實現該目標的動機越強。值得注意的是,在幫助學生設定目標時,這個目標必須是適合他們水平的目標,不可過高或過低,否則不利于他們學習動機的保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反饋,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學習成果,以便激勵他們朝著下一步前進。
3. 適當地表揚與批評
在英語學習活動中,教師不僅要表揚拔尖的學生,使他們產生愉快的感受,激勵他們更好地學習,同時也要對學習效果較差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批評,給予他們適當的壓力,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學習。表揚和批評都有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作用。在使用這兩種方法時,教師應該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首先,表揚和批評不能過多地使用,要用在典型的情況上;第二,應多使用表揚少使用批評,尤其對于低水平的學習者;第三,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來選擇使用表揚還是批評。總之,如何使用這兩種手段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懂得變通,靈活操作。
4.樹立榜樣,利用成就動機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是一種很必要的方法。教師應該經常給學生講述一些成功的例子,并定期總結班上一段時期內取得進步的學生,讓他們給班上同學介紹學習方法,分享學習經驗,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會讓學生覺得成功不是那么遙遠,給予他們信心,激勵他們行動起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動機對英語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可以促進學習者的英語學習。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很好地理解這一理論,并巧妙地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以此促進我們的英語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D.A.Wilkins.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Edward Arnold Limitied,1979.
[2]Williams.M.&R.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ge Teachers.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程云艷.A Study on Students Motivation of Learning English[J].成功(教育版),2008(7).
[4]邵金煥.How to Arouse the Poor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J].魅力中國,2010(12).
[5]姜麗,張永鳳,崔月霞.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Learning Strategies[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