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功玉
化學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初中化學的學習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化學這門新的知識,更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今后的高中甚至大學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互動式教學一改往日教師“涂鴉式”教學模式,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互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也可以使教師有效的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通過了解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不足,不斷改進互動教學的方式,增強教學效果。
一、初中化學互動教學引入
1.用實例教學進行互動
利用多媒體教學,教師能夠讓書面知識生動形象地顯現出來。在講解事例的時候,教師采用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不但讓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同時也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解決問題。多媒體課件與書本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課堂中更加生動具體的學習化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初中化學的氧氣知識時,教師可以先不用將書本公式、定義灌輸給學生。而是采用多媒體動畫的形式,甚至可以直接在課堂上用透明塑料袋讓學生做自我呼氣實驗。之后讓學生自己說出互動體會和直觀認識。教師再通過書本內容進行講解。如此,學生不僅可以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下學習知識,還提高了自身的學習興趣,為今后積極主動的學習養成了良好習慣。
2.用問題探討實現互動
初中階段的孩子,大多數對新鮮事物都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通過問題探討的形式,往往可以促使他們在學習知識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更加積極。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通過提出教師在課前精心準備的問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其自己探析答案。而教師則作為一名引導者,將探討內容逐漸過渡到核心問題上,可實現對重點知識進行核心教育。
例如,在講解“燃燒和滅火”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先做一個“燃燒的手帕燒不壞”的魔術實驗。之后提出問題,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手帕本身并沒有燃燒,而是手帕表面的酒精發生燃燒。討論過程中,教師不用急于揭曉答案。要讓學生明白酒精燃燒的條件,為什么火柴不可輕易點燃桌子卻可以輕易點燃酒精。在這樣的討論形式中使學生理解著火點的概念。明白這個概念之后,手帕本身沒有燃燒的概念也就揭曉了。學生自己通過探究性的學習總結出的答案將更有意義。
二、初中化學互動教學展開
1.精選互動環節
在采用互動教學時,互動環節的選取十分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精選互動案例,通過案例的多媒體展示,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框架中解決問題;或者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對問題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達到教學目的。其次,教師也可以采用歸納式的互動方法,這主要是針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在學習之前,教師就應該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所預習和了解;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查找相關書籍、資料,或通過互聯網先行了解。有了這一步之后,再到課堂進行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的探討。這樣可以使學生盡可能多的了解所學知識,也更加有利于自身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在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時候是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教學才可以使教學效果不斷增強。因此,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靈活多樣化的傳授知識。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如何更好的接受和掌握所學知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其可以自主學習。所以,教師要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多用親切的話語鼓勵學生。讓學生之間自主交流,相互促進與提高。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喜愛的教學方法反復研究,從而完善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輕松。教師可以在互動過程中對學生表現適時評價,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以此保證互動的效果。形成教師和學生親密友好的互動關系。
互動教學方式多種多樣,特點也不勝枚舉。對于初中的化學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而決定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切不可簡單的照搬書本,這樣不僅教學效果不理想,還會深深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生學習元素周期表時,就可以通過一段朗朗上口的口訣使學生熟記于心。同樣的,在進行化學實驗時,教師可以請一些同學上來幫助自己一起完成。而不是只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甚至,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教師只負責在旁指導。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更加熟練,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靈活地使用互動式教學,一方面對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有更大的教學作用,另一方面也會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實行互動教學時,要遵循活動的平等性和有效性原則,在可控的范圍內進行互動活動。不斷創新有趣輕松的互動活動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他們愿意積極主動的來配合教師。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還逐漸地培養學生獨立的思維和學習習慣,為今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