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容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學工處,江蘇 南京 210000)
大數據時代的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生涯檔案的構建和探索
王從容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學工處,江蘇 南京 210000)
進入大數據時代的高職教育,學生檔案不再作為一種記錄材料服務于教育教學,而是為學生的學習生涯提供指導與幫助,以多方面的數據為基礎,為學生指引未來的發展和職業目標情況,展示學生通過努力從而向目標接近的狀態。
高職院校 學習生涯檔案 構建與探索
在信息資訊高速運轉的今天,教育領域也隨之邁入了大數據時代,學生檔案將突破傳統的信息記錄的形象,轉為多維度、多角度展示學生成長的狀況并主動加以服務,服務對象將比過去更豐富,包括教育者、受教者、用人單位、家長等。
學習生涯檔案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學生檔案,主要在于它不僅真實記錄學生在校期間的點滴表現,而且主動服務學生,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記錄”進行服務,更是為學生成長服務,給出學生進步的方向,對個體的表現能有客觀、連續的評判,如個體在知識、能力、競爭力、職業發展契合度上的發展情況等,有方向、有效的學習生涯檔案是學生在成長中的導師,指引未來的發展和目標情況,記錄學生通過努力從而向目標接近的狀態,觸發學生個體對生涯發展的積極思考,對自身做出認知和評價,進而內化為進步的動力。
學生學習生涯檔案構建的理論依據來自個人建構理論,其代表人物凱利認為,人的所有行為都受他所預期事件的方式的引導,人的行為就是建立在人類各自預期上的一種連續不斷的實驗,生活上不斷發生的事件時時在考驗著這種預期。個人建構理論認為“每一個人自己就是科學家”,即每一個人在這世界上生活,經歷世界上種種發生在自己周遭的現象,漸漸用自己的方式形成自己的理論,自行預測自己的行為,然后根據自己的預測來行事。學生學習生涯檔案的建立過程即是一個人從內在、外在找到自我學習、生活上的平衡點,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把自己的學習生活與未來理想結合起來的一種個人建構過程,將“他人引導”轉為“自我發展”的趨向。在學習生涯檔案的形成過程中,逐漸清晰對自我和環境的認知,進而做出行為上的努力。
(一)有利于學生明確目標。
大多數學習內在動力不足的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對大學意義不明確的問題,對自己的成長成才目標不清晰,不會對自己的未來做規劃。很多高職院校在不斷努力,如從一年級抓起,從入學教育抓起,也開設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期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目標,但從效果而言,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學生在這方面的需求還很大,說明仍有提升的空間。有效的學生學習生涯檔案可以給出不同專業的職業目標,針對職業目標給出應具備的職業能力標準作為參考,提供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方法和如何參加課外活動的建議。
(二)有利于幫助學生清晰學習生涯的發展路徑。
學生的內在動力持續維持,需要設計一個不斷前進的參考路線,展示教育活動的遞進關系,即向學生表達:我們的培養是如何設計的,我們的服務是如何與實現目標相呼應的,學生在經歷每項教育活動的時候,可以達到什么方面能力的提升,根據個性可以選擇哪些教育活動,這個方面我們做的還很少,教育資源的整合和呈現是主要問題。有效的學生學習生涯檔案可以展示該專業內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進階關系,誰是誰的基礎,誰是誰的拓展,讓學生學習專業時脈絡更清晰;同時有效的學習生涯檔案可以呈現第二課堂的活動與能力提升的對應關系,讓選擇更有針對性。
(三)有利于學生成長的深入評價。
一方面,我們需要對學生成長情況有所判斷,另一方面,學生個體需要對自己的進步情況有所了解,這個了解不僅是全方位的而且是連續性的。我們缺少對學生積累性的評價,很多是階段評價或單項評價,如綜合素質測評是針對每個學期進行評價,再如考證通過率是單個項目的評價。在職業領域里不同級別的證書,一本和多本的證書在職業競爭力方面的區別評價如何,缺乏系統指導。有效的學習生涯檔案可以結合學生的成長數據和相關職業的能力要求,對學生的現狀進行分析賦分,從而作出評價。累計過往數據向學生展示個人在班級的位置,在系部的位置,在全校的位置等,對個體的學習動力進行有效驅動。
(四)有利于校方、家長、用人單位全面了解學生。
豐富的成長信息,除了對學生個人有激勵作用外,校方和家長也可以更系統地獲取學生的成長狀態,家校聯合也可以共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用人單位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拔人才,有利于大學生就業工作的開展。
(一)新時期高職教育發展的迫切需要。
1.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等職業教育面臨的不僅是資源、信息、數據的開放和傳遞,還要考慮教育活動中積累的大量數據的處理,挖掘數據背后的成長信息和服務信息,這對提高教育教學服務有效性和個人成長來說都是迫切需要的。
2.以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工作的高職院校,一直在不斷研究如何培養高素質的職業人,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摸索并總結出:外在的約束措施只能作為引導和啟發,真正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需要對個體內在動力進行有效驅動。體現主動服務的學生學習生涯檔案對學生學習動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3.在校企深度合作中,用人單位早已不滿足于從學校挑選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他們更渴望將企業文化、公司理念在學生一進校的時候就能傳達給學生,生涯檔案的主動評價和服務可以將企業的標準和培養目標融合進去,高職學生畢業后將更貼近市場,貼近企業,迅速進入角色。
(二)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生涯檔案的現狀與不足。
1.作為材料的體現。目前的高職院校中,學習生涯檔案的表達形式大多是一種“記錄”,對人有被動的促進作用,個體在回顧這些“軌跡”時,感受到成功或進步帶來的刺激,然后不斷完善自我,以此豐富自己良好的檔案評價材料,作為實現自身價值的證明,并未能提供主動的服務與指導。
2.作為記錄不設計。在記錄的收集整理中,強調點滴的真實記錄,強調保管和及時歸檔,強調記錄的全面和形式多樣,忽略了學習生涯紀錄在頂層設計上的引導,缺少對學生成長情況的多方面的整合,缺乏在內容、呈現上的設計。
3.作為評價時不連續。目前學習生涯檔案的評價多用以體現某個學期的個體狀況,大多是作為指標運用在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中,在學期初對過往清零,學期末進行統計,不具有延續性和成長性。
(一)學生學習生涯檔案的頂層設計。
對學生學習生涯檔案進行整體設計,這是構建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主要實現三個方面的目標,一是各方面數據的呈現,二是主動服務內容的搜集和更新,三是數字化校園等信息化類型的系統支持。具體項目包括內容設計、服務對象、框架設計、系統設計、人員安排、實現階段等。
(二)學生學習生涯檔案的內容設計。
完整構建學生學習生活各項資料,提供學生在校學習生涯的豐富歷程,包括專業學習、社團參與、活動與競賽、社會實踐、學術科研、身心健康、考級考證等資料,可提供日后查閱、申請升學、工作就業、評價判斷等佐證資料使用。
(三)學生學習生涯檔案主動服務項目的設計。
1.就業技能培養查詢。幫助學生把大學所學課程量化,根據專業結合相關行業,幫助學生找出未來可能性的工作,也讓學生有所依據朝有興趣的行業進行學習。
2.健康測驗查詢。提供健康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強身健體的意識,為未來打下基礎,對學生的體檢結果、每學期的體育成績作評價,給出合適的鍛煉意見和建議。
3.課程地圖查詢。選定一個職業后,課程地圖會規劃出大學三年應修課程的標準,以及課程與課程之間的承接關系,給學生做參考。
4.考證查詢。幫助學生列出該專業可考的相關證書,幫助學生了解證書對職業或行業的適用性,讓學生理解證書的必要性,并可以做出選擇。
5.核心能力查詢。建立項目內容與能力指標的對應關系并給予賦分,當學生有數據后,可以自動呈現計算的數值,并可以雷達圖等圖示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核心能力的情況,同時可呈現學生個體在同專業、同年級的評價。
6.其他查詢。可以根據學校的特色和需要自行建立。
(四)學生學習生涯檔案的系統平臺管理。
需要建立一個網絡信息平臺,學生學習生涯檔案的主動服務功能是基于數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數據處理和呈現需要信息化處理,平臺的功能設計從需求出發,設計好登錄流程和數據處理流程,盡量實現自動化、簡單操作、可定制等要求。
綜上,對學生而言,完備的學習生涯檔案是一份青春記憶,在學生畢業時不僅僅提供一份成績單,有血有肉的學習生涯檔案還是一份難忘的“畢業禮物”,是另一份“成績單”。
[1]李長貴.淺議高校學生成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蘭臺世界,2012(14).
[2]譚廣超.高校藝術類學生成長檔案建立的必要性.蘭臺世界,2012(32).
[3]苗華清.從健全學生成長檔案入手增強就業核心競爭力.蘭臺世界,2010(6).
[4]張存彪.淺談高職院校教學系部學生成長檔案的精細化管理.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30).
[5]趙靜靜.略論學生成長檔案建立及其教育管理改革價值.職業時空,2011,7(12).
[6]劉冬.認真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國外資,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