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婕
摘 要: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大多文章來自于生活,這就需要教師以課堂為起點來實現生活化教學,加強教學和生活之間的溝通,讓教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三個方面闡述怎樣讓小學語文教學回歸生活: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注重生活實踐。
關鍵詞:小學語文;回歸生活;生活化教學
美國著名教育家華特說:“語文外延和生活外延是相等的”,這話很有道理,教學過程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活動如果離開生活就會失去意義,語文教學更是如此。我們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大多文章來自于生活,這就需要我們以課堂為起點來實現生活化教學,加強教學和生活之間的溝通,讓教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才能受到啟迪,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和主人。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此種能力的途徑就是語文實踐。”因此,我們應該在此理念的引導下,積極走出死啃教材的誤區,讓學生時刻感覺到語文就在他們身邊。
一、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有些人和事,由于與學生生活的年代相差較遠,他們對此認識可能不夠全面,甚至會出現一定偏差,雖然有些內容是他們常見的或較熟悉的現象,但他們熟視無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讓學生在觀察、認識生活的基礎上,擴大個人視野,理解文本內容,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一課時,我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和學生一起觀察校園的大樹,讓學生明白了葉子稠密的一邊是南方,葉子稀少的一邊是北方;太陽早晨在東面,中午在南面,下午在西面;到了晚上,我們會看到北極星高高地掛在北方。再如,在學習《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時,這兩種小動物對孩子們來說司空見慣,但是真正觀察的學生卻不多,于是,我布置學生課下觀察它們的樣子,第二節課上,孩子們的回答很精彩:有的說,小公雞的嘴是尖尖的,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有的說小公雞的腳趾是分開的,小鴨子的腳趾是連著的等等。這樣,學生不僅很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認識到觀察生活的重要性。
二、采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
生活化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本”,將教材內容和生活中的角色聯系起來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內容和學生的生活離得較遠,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了很大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再現教材描寫的生活畫面,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1)演一演,再現生活情景。如果在教學中,我們將課文內容編成課文劇讓學生分角色“演一演”,就能夠讓語言文字變成生動的生活畫面展現于學生眼前。例如在學習《西門豹》時,我組織學生表演,孩子們把“西門豹、巫婆、官紳頭子、新娘”等人物演繹得惟妙惟肖,正是這鮮明生動的表演,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2)巧用多媒體,再現生活情景。多媒體能夠集聲音、文字、圖像于一體,從多角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現當時的場景。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情景,孩子們被他們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再加上多媒體那清晰的畫面,真的是讓學生入情入景。再如在學習《黃河是怎樣變化的》一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黃河的變化過程,由原來的“搖籃”變成了如今的“憂患”,多媒體把課文描繪的情景生動地展現于學生面前,學生再聯系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生活實踐
我們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新課改強調,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家庭、學校、社區的資源開展實踐活動。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生活就像泉涌,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富才不枯竭,溪水就會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之中,讓學生在實踐中走向生活、走向社會。(1)善于挖掘生活素材。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增強學生的學語文意識和用語文意識,多方面提高他們的綜合語文能力。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積極尋找和生活密切聯系的知識點,以便于在合適的時候展現此種素材,例如我常常挖掘這樣的素材:歷史素材、哲理素材、系統素材等,這些素材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2)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我們大家知道,“生活處處是語文”,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名勝古跡,打電話、接待客人、寫留言、看廣告等,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語文。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這樣引導學生:逛馬路要看廣告牌,進商店要看店名,買東西要看說明書等等。這些,都讓學生覺得生活處處是語文,學不好語文是沒法生活的。
總之,語文是一門生活化較強的學科,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中處處皆生活,小學生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應該以課堂為陣地,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產生感受生活和探究生活的樂趣。只有這樣,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能扎根于生活這片沃土,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才能真正回歸生活。
參考文獻:
[1]田紅梅.如何激發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J].考試周刊,2010(4).
[2]李艷.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最佳運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