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奎
摘 要:隨著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開始極力重視小學教育。其中最讓家長和老師頭疼的就是孩子的習作能力,學生害怕寫作,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如何構思。所以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能力;文字表達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寫作教學中,小學的語文習作課程扮演著基礎的角色,它對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很多學者和教育專家對小學語文習作提出了許多意見,但是仍然沒有改變“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現狀。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小學語文習作能力是一大難題。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經驗,總結了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培養學生習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地位及問題
1.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地位
眾所周知,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表現。寫作是人與人交流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人們通過書信、明信片來溝通交流,通過圖書、報紙了解身邊的新聞和國家大事,可見,寫作已經滲透到我們學習、生活、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樣,寫作同樣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寫作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情操,培養其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2.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問題
(1)缺少生活感悟和情感。小學生仍處在具有童真、童趣的時期,他們的文章中流露出他們的孩童視角,并不需要過多地運用一些華麗的辭藻和復雜的表達方式。很多學生家長陷入了一個誤區,寫作中辭藻越華麗,表達方式越復雜,就越會受到老師的青睞,得到的分數就會越高。所以,他們就重點教孩子閱讀與他們年齡不相符的文章和成人化的表達方式,小學生心中的真實情感就這樣被扼殺在搖籃里。可是,文章中最重要的是情感,只有表達了自己心中的真實情感,才能把文章寫得活靈活現,才能更好地引起共鳴。
(2)寫作模式死板,抄襲現象嚴重。多數學生的寫作模式老套、死板,缺乏創新。不可否認,多數寫作都是從模仿走向自由創作的過程。但由于現在網絡化的快速發展,加上自身的惰性心理,很多學生為了完成作業,都是直接從網上抄一篇作文,有的適當修改,有的甚至原封不動地交上去。各種題目在網上都有現成的模板,這更加便利了學生,也使抄襲現象日益嚴重,這是習作教學中的一大悲哀。
二、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策略
1.激發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習作課程教學才能事半功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寫作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積極引導學生自主發言,把他們分成小組并進行小組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適當的激勵方式,小學生心里才會注重老師對他們的夸獎與批評,所以,適當的夸獎能夠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對寫作的興趣。老師要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知識,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愿意參與進來。
2.以學生為本,重視他們的需求
現如今的教學模式仍舊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聽知識、做筆記。他們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尤其是習作教學,教的都是一些理論和技巧。本來就很枯燥,大多數學生就更加不喜歡聽了。而寫作是一種自由的、抒發內心感情的事。學生需要擁有自己的空間去認識世界、觀察生活、了解生活、表達自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懂得引導學生進行溝通,讓他們在相互的學習中,體會寫作的魅力,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技巧,發揮自身長處,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十分重要。
3.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材料
小學生都還有愛玩的心態,不懂得感悟生活,積累有用的寫作材料。所以,作為老師,就要懂得引導他們去辨別好的資源。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增加他們的課外閱讀量,多給他們推薦好的書籍,引導他們多讀書,摘錄閱讀中的好詞、好句、好段,適當地進行背誦,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這樣就避免了小學生寫作的時候沒有東西可寫、寫作內容空洞、語言表達錯誤的現象。
小學的習作教學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任務,教師肩負著培養小學習作能力的重要責任。改善現階段小學生在習作中遇到的問題,需要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并進行積極的引導,要不斷地激勵學生,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他們積累資料的能力,引發他們多思考、多感悟、多發現生活中的美并將其記錄下來。提高了習作能力,才能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澤仁擁忠.小學語文習作能力的培養[J].東方青年:教師,2011(7).
[2]譙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銜接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2(8):26.
[3]林美娟.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239-240.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