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永艷
摘 要: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對小學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再加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積極實踐新課改,收獲了很多經驗的同時也提高了的教學效率。就小學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指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存在問題;解決策略;教學情境
小學數學教育是所有數學教育的基礎,讓學生能夠擁有獨立的數學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是小學數學教育的目標。而現如今的教育卻是急功近利,專注于進行“填鴨式”教育,導致學生對數學提不起興趣,進而導致學生不愿意去學數學。所以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新課改的優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只有正確找準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才能做到對癥下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習帶來的樂趣。
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方法過于簡單,缺乏新鮮感
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比較簡單,課堂還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負責講解,學生負責被動地接受,很顯然這樣的課堂只會教會學生如何解題,而無法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學會思考,傳統的教學方法恰恰忽視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過程。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不僅會扼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一些教師雖然改善了教學方法,使用多媒體進行授課,但沒有將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改變,只是簡單地從黑板走向了白板,無法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2.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缺乏清晰度
一些教師在教學時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是單純地帶著學生把課本看一遍,或者花大量的時間去講題,這樣根本無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長此下去,對小學數學教育十分不利。眾所周知,學數學就應該是一個鍛煉思維方式、培養興趣的過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享受這個過程,他們才會感受到數學不是枯燥乏味的,才會下決心去學好數學。但目前的數學教學只是注重知識的灌輸,而沒有重視思維的鍛煉,這嚴重抑制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數學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話,那么也就無法取得很大的改變。只有學生自己從心里萌發出對數學的興趣,才會主動地去進行數學學習。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自然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填鴨式”的教育恰恰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只知道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就算將知識點全部背會,也沒有太大作用。小學數學主要是要教會學生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問題,記了一大堆沒用的公式定理而沒有思維也是于事無補的。師生之間只有充分地互動、交流,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數學教學的主要改進措施
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視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尋找解決辦法,激發師生學習數學的激情,改變現狀,這樣才能達到數學教育的目的,才能促進數學教育的良性發展。
1.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杜絕“填鴨式”教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真正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是啟發式教育法,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老師在旁指點啟發,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得到鍛煉,同時還能激起學生的興趣。這樣的課堂,無論是在課堂效率方面,還是在教學效果方面都遠勝于傳統的教學方法。“授之以漁”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從根源上解決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2.提高學生的興趣
小學數學的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教師應該努力創設各種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會真正地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也是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師應該多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自主學習,遇到問題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再由教師負責指導講解,最后達到師生的共同進步。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還可以激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另外還可以增加趣味課堂環節,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教育體制的改革,知識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為了更好地適應這個時代,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教學方式,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只有老師認識到改革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地推進課程的創新,從而解決小學生的數學教育問題。數學教育主要是思維的教育,只有讓學生獨立地鍛煉自己的數學思想,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水平。本文提出的三點改進措施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熱情,還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相信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問題,也就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分別從老師和學生的角度進行改善,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數學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韓志民.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22).
[2]孫瑩.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4(1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