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珍
摘 ? ?要: 微課作為數字時代的一種新型課程表現形式,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和交互性強等特點,正在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中。它是基于學科教學知識點或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選題、設計、拍攝和制作,主題突出、指向明確,讓學生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學到關鍵內容。
關鍵詞: 微課 ? ?小學語文 ? ?教學情境 ? ?應用方式
微課作為數字時代的一種新型課程表現形式,以主題突出、短小精悍和交互性強等特點,正在被廣泛應用到各個學科中。它是基于學科教學知識點或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選題、設計、拍攝和制作,主題突出、指向明確,讓學生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學到關鍵內容。作為一線教師,能夠把它有效地在課堂中應用,讓課堂更高效,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可以推進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內容的深層次融合,實現優質教育環境的創建,從而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普及及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提高。我們可以把微課看做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的補充形式,它不僅適合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而且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微課的運用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將充滿生機活力,開啟學生智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是新型教學資源的發展和延續。它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優勢。
一、利用微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實現翻轉
微課在教學中多被運用于“翻轉課堂”,無論是家校翻還是課內翻,都體現了當今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首先,微課教學打破了教師處于領導的地位,學生只能服從教師的安排的固定形式,學生作為微課的主體,能夠自由選擇觀看視頻的時間、空間,能夠選擇最喜歡的場所、最喜歡的時候聽課,達到最佳狀態,促進對視頻內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實現師生地位的翻轉。其次,微課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它為學生提供了教學視頻,學生能夠在家中自主觀看視頻,記錄下有疑問之處或是意見不同之處,第二天在語文課堂上能夠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與教師進行深刻的交流,使教學變得有針對性,實現課堂教學效率之翻轉。再次,微課的引入使得教學形式變得多樣,微課視頻可以由學生和其家長共同觀看,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家長就可以參與到對學生的輔導過程中,了解孩子學習的知識,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和綜合能力,實現教學形式之翻轉。
二、利用微課,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實現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只有有了興趣,學生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學習。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有著非常強烈的愿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微課手段將課本的知識變成有鮮明的色彩、直觀的形象、立體的動畫,小學生在繪聲繪色的微課展示中,通過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身臨其境,學習過程就是享受學習樂趣的過程,從而實現樂學。如在教學《落花生》這篇課文時,教師運用微課將花生的生長過程展示出來,讓學生了解了命名落花生的來歷,尤其花生的果實埋到了土里,而不像蘋果、桃子高高掛在枝頭,通過看微課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習過程入情入境,學習靈性被激發,這樣就容易開啟學習之門,理解花生的品質和做花生這樣的人就不言而喻。
三、利用微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會自主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是教與學的雙向活動過程,尤其在微課的助力下,這個活動過程更要發揮出最好的效果。教師要發揮教的作用,設疑質問,進行引導和點撥;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啟發下,通過分析理解獲取知識。課堂學習過程的主體是學生,不是教師。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眼、口、手、腦多種感官,啟發學生主動觀察,主動提問,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處在探索知識、積極尋求答案的學習狀態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氛圍愉悅,那么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就會提高。
如在教學《望洞庭》一課時,教師將展示洞庭湖的壯觀和美麗,學生根據展示的內容,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將范讀,詩的意境,句義,以及所表達的感情,需要解決的問題展示出來,這些問題通過學生動口、動腦解決出來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學生在思索過程中發揮出了智慧和能力,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可以這樣說,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了微課的加入,學生的多種感官被調動,全方位參與到學習中,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課堂教學變得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四、利用微課,激活學生思維,完成師生互動
微課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增強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具體表現在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構建教學內容的理解,要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深刻體會,同意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的思維插上翅膀。在微課的助力下,讓學生各抒己見,在教與學的互動中,大膽想象,積極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現有的經驗和積累的知識發表不同的見解,實現閱讀的個性化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將課本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展示,學生通過微課對知識進行理解感悟,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如在教學《趵突泉》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趵突泉的地理位置,讓學生知道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之一。接著利用微課將趵突泉的美景直接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直觀感受趵突泉泉水的特點,大泉、小泉的美。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讓學生想象去趵突泉游玩,觀賞的情景,這么美的小泉可以怎么比喻,怎么寫?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交流討論,最后讓學生讀文,體會作者語言的優美,比喻擬人的貼切,從而陶冶學生熱愛祖國的優美情操。有了微課的輔助,課堂氣氛活躍開放,學生的自主學習空間變得更大更廣,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和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五、利用微課,課內外翻轉,攻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是教學的重要抓手。微課主要是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內容精簡、主題突出,有利于學習重難點的攻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弱,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強,因此課本中出現的重點、難點不好掌握。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微課進行教學,引起小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將知識消化的目的,真正讓課堂教學變得“活”起來。比如小學語文中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教學,句式的變換等,在課本中不系統,就分散穿插在課文教學中,通過暢言教學通,讓學生把家庭翻轉和課內翻轉相結合,利用微視頻,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直觀視覺和教師的講解體會比喻擬人的區別,句式的變換,教師在課堂針對性地指導、練習,通過這樣的教學,重點得以及時鞏固,難點得到突破。
六、利用微課,充分挖掘資源,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
語文教材所學的內容有限,語文課堂要注重課堂外的延伸,及時給學生補充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通過微視頻,以優美的畫面、舒緩的音樂加以隨意的畫外講解,不出現教師本人的形象就為教學創造了輕松的氣氛,減輕了學生壓力,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眼球,讓學生興致勃勃地接受了新鮮知識。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海底世界》一課時,當學生通過課文了解了海底的動物植物山峰峽谷等相關知識的基礎上,播放海底世界微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一面欣賞海底奇異的景色,一面聆聽講解員的解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增長課外知識。尤其是海底動物海參、梭子、烏賊、章魚的不同活動特點,通過微視頻惟妙惟肖地展示出來,大大激發了學生興趣。
七、利用微課,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導作用,首先應體現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自學是發揮學生智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只有課堂教學充分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打好自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才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預習新知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根據微課中提供的閱讀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是作者、主人公的資料信息,初步感知文章寫作的時間背景或作者寫作的心態;然后依據微課中提出的預習要求初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長難句,查閱詞典或是觀看微課獲知新詞語的意思;帶著微課中提出的問題再讀課文,歸納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了解課文的事情經過,劃分文章段落,感知課文的中心意思。
小學語文課文內容豐富,涉獵各個方面的知識,靈動的才智無不棲于根深葉茂的語文之樹,教師應該讓語文課堂始終帶給學生愜意、溫馨和靈動,讓學生在語文世界穿行,在真實與浪漫中感悟。但由于教材設計有時候與學生的閱歷相去甚遠,給學生理解課文造成很大障礙,微課,卻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微課作為一種新形式的教學手段,激活了語文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但微課永遠不能代替傳統的語文課堂,它只是起輔助作用。
總之,微課教學通過圖像、聲音、文字、顏色、視聽并舉,提供的現象直觀、清晰、生動,烘托由色彩、形象、聲音等混合構成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簡便、快捷地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如身臨其境,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開辟全方位立體的思維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進學生提高分析力、增強理解力、提高鑒賞能力。運用微課,使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學生變得愛學樂學,個性得到張揚,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開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積極思考,全面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實現了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和整合,改變了師生傳統的教和學的方式,更照顧到了不同層面的學生,實現了個性化的學習,促進了全體學生的發展。可以說,利用微課助力,讓小學語文教學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明.我國微課發展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2013(04).
[2]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1).
[3]張金磊,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的模式與研究遠程教育雜志,2014(4).
[4]楊正菊.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都市家教,2015(9).